据台湾《中时电子报》报道,台“行政院”日前举行记者会说明税收经济分红,“副院长”施俊吉表示,税收经济分红是一次性的,因为不希望未来要年年发放,预算也恐怕无法支应,一次性发放也有效果,能产生的经济乘数效果较大。对此,前国民党“立委”孙大千提出五问,并直言这样的瞎掰胡扯,真的把全民当“盘子”?
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拟分享经济红利的作法引发外界热议。施俊吉日前表示,可用岁计剩余约386亿元(新台币),将针对“促进经济发展”、“照顾弱势扶老携幼”、“非洲猪瘟预防”三方向规划;而且是一次性支出、不会年年减税,也不是人人有奖。此外,他说一次性的发放会有一个效果,就是经济学“边际消费”倾向,意思是所得水平较低的人,增加所得后拿来用于消费的比例会比较高,若希望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的促进效用,将一次性的所得分配给弱势、中低收入、及扶老携幼之上,经济乘数效果会比较大;而且一次性的发放,主要是考虑年年发放可能预算无法支应。
对此,孙大千在脸书发文,并向“行政院”提出必须要回答的五个问题,包括一、在台当局会计制度里,哪一个项目是“税收经济分红”?更何况台当局每年都有举债,所以岁计剩余不代表台当局有赚钱,没有获利哪来分红?这样做怎么会“符合财政纪律”?
二、既然过去的岁计剩余,都是用来弥补下一年度或之后年度的预算差额,若这笔钱被当作经济分红一次花光,不就还是要举债来支应未来预算不足的缺口?怎么会说“没有举债”呢?债留子孙来发红包,算是什么利多?
第三点,若只是一次性发放,并不是年年补助,对低收入的民众究竟有什么实质的帮助?
四、经济的乘数效果除了和消费意愿有关之外,和补助形式的关系更为重大,如果采取现金发放,并且对于使用项目不做限制,经济的乘数效果恐怕会趋近于零。
五、税课收入是台当局岁入最重要的来源,就算不是综合所得税,其他项目的课税,不管是营所税、营业税、烟酒税、和证交税,也都是来自于台湾民众。“台当局岁计剩余怎么可能完全是‘非税课收入’呢?难不成这些钱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