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发现,高人气的台北市长柯文哲总给人一种“萌萌”的感觉。他在公开场合的招牌动作是挠头、傻乐,时常说一些无伤大雅却又无厘头的话,仿佛永远是一个无辜的大孩子。
喜欢装可爱的台湾政治人物远不止他一人。陈水扁1994年选台北市长时,选举团队就公布了可爱形象的招贴画。等他竞选2000年地区领导人时,阿扁娃娃、阿扁汗衫、阿扁钥匙圈更是纷纷出炉。
蔡英文与马英九亦是如此。蔡英文曾送希拉里三只小猪漫画、也曾晒她与猫的合照。卸任后的马英九也时不时秀可爱来刷存在感。比如在台湾开学日上,他晒出一张单腿站在地上、双手在头上比出爱心的照片。
上述四位都是台湾政客中的“人精”,政治光谱有蓝有绿,有名门之后也有出身草根的,但都不约而同选择了装可爱。
可是,台湾政客一开始并不好这口。1949年后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威严的蒋介石跟“可爱”根本沾不了边,蒋经国与李登辉最多也就是放下架子开始亲民。出现质的变化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岛内政客们逐渐把自己的人设与可爱联系起来。用新北市长朱立伦的话说就是,“可爱”能让大家对他产生好感。
究其原因,是因为台湾的政治环境变了,再往深里面说,是整个台湾社会环境发生变化。这就同样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总统特朗普走的是强硬路线——口无遮拦、毫无顾忌地恃强、对外来移民充满不屑。因为在美国,装可爱与弱小者形象并不受青睐。
我们知道,在1987年岛内“解严”之前,台湾大众文化中的女性形象几乎都是中国的传统妇女形象,就像电视剧《星星知我心》中的女主角——温柔贤淑女性。等到“解严”后,不同文化元素开始交融碰撞。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台湾的流行文化愈来愈受到日本影响,东瀛的可爱文化也逐渐传入岛内并开始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