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图片来源网络
浊水溪以南6县市的天空经常雾茫茫,但政治版图却绿油油。鉴于民进党执政县市经营有方、江山稳固,不仅多数县市国民党找不到良将征战,绿营选将也在缺乏蓝营对手的前提下,拔剑四顾视茫然,将初选视为大选,炮口对内、厮杀割喉惨烈。蓝营为何无力回天?长期依赖派系山头是最大致命伤。
从云林到屏东,不仅全是民进党执政,除了嘉义市本届才由蓝转绿外,其余5县市绿营执政至少也都12年。在长期执政的优势下,加上经营有方、深耕基层,即便蔡英文当局执政不力,但在浊水溪以南的县市长及“立委”选举,民进党多数仍稳操胜券。
从目前的县市长选情来看,除了前嘉义市长黄敏惠、议长萧淑丽如果能整合成功,还有机会与现任市长涂醒哲一搏之外,即便是再度披挂上阵的云林县“立委”张丽善,面对已经营4年的李进勇,连他的胞兄前云林县长张荣味也不看好。
此外,国民党在高雄市、台南市虽分别有“立委”陈宜民、前台南大学校长黄秀霜公开宣布参选,但2人似乎未获党中央青睐,迄今连提名方式都还未定案;至于嘉义县、屏东县,蓝营甚至连敢下场的人选都还找不到。
平心而论,6县市中,除原高市、原南市及嘉市属都会区,选民自主性较高之外,云林县、嘉义县、原台南县、原高雄县及屏东县均是农业县,国民党过去也都曾长期执政,按理说应该累积不少基层实力,何以如今一败涂地、无将可用?
深究其因,派系包袱与山头的式微,恐怕是蓝营在浊水溪以南一蹶不振的关键。过去国民党在云林有林派、许派;嘉义县有黄派、林派;嘉义市有萧家班;台南县有海派、山派、高派;高雄市有3大家族;高雄县有白派、红派;屏东县也有林派、张派等。派系之间的合纵连横、利益竞争,往往凌驾在政党之上,一旦民心觉醒思变,自然不肯回头。
问题是,国民党似乎还没有警觉时代在变,为了赢回政权不仅继续倚重派系力量,甚至连提名人选也都奠基于派系思维,让派系第二代继续代父出征,并没有认真拔擢真正优秀的人才蹲点深耕经营,如此一来绿地怎么可能变回蓝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