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李俊峰 环球时报记者 毕方圆】美国众议院日前通过“台湾旅行法”,要求美国政府“鼓励美台所有级别官员的互访交流”。尽管该法案尚未正式生效,但已有岛内媒体声称,“这是台湾37年来的外交大突破”。自1979年美台“断交”以来,美国对本国官员访问台湾一直有着诸多限制,但这种限制也随着中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惯例”不断被打破
美台“断交”后,中美关系迅速发展,美国政府对高级官员访台事务高度谨慎,严守国务院的“与台湾接触指引”,严格限制国务院与国防部官员赴台层级;对非外交与军事事务官员访台,虽然没有明确规定,但也基本默守不超过部长级阁员的“红线”。但随着冷战结束、美国重新将中国列为战略对手,官员访台“红线”不断被突破。1992年,时任美国小型企业署署长希尔成为台美“断交”后首位访台的美方经贸部长级官员,之后美国每隔两年就会派遣部长级官员访台,其间陆续访台的官员包括1994年的运输部长潘尼亚、1996年的中小企业署长雷德、1998年的能源部长理查森,该“惯例”一直维持到2000年美运输部长史雷德访台。
2002年,美国原定派遣能源部长阿布拉姆赴台,但因陈水扁抛出“一边一国论”,引发台美关系紧张,阿布拉姆赴台行程取消,此后美国不再派在任部长访台,甚至还一度禁止副助理部长以上层级的经贸官员访台。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台美关系逐渐回暖,美方虽陆续派高级官员访台,包括能源部副部长伯纳曼、商务部助理部长库马尔、副贸易代表马伦提斯等,但一直未同意派部长级官员访台。直到2014年4月,美国环保署署长吉娜·麦卡锡率团访问台湾,台当局称,这是14年来第一次有美国政府阁员访问台湾。当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美国环保署长无论出于何种目的赴台访问,都违反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和美方在台湾问题上向中方所作承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和强烈不满,并已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
根据惯例,美国国防部高级官员和现役将领不得到台湾访问。2004年6月,媒体曾披露时任美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办公室的亚太事务主管约翰·艾伦少将将于7月访问台湾,可望成为美台“断交”20多年后首位正式访台的美军现役将领,但最终因大陆强烈抗议而告罢。2009年10月,台湾“退辅会主委”透露将邀请美国四星上将、时任退伍军人事务部部长埃里克于2010年访台,岛内惊呼“美军上将级军官将首次访台”,但最终也不了了之。美国去年通过“国防授权法案”,解除禁止现役将领访台的禁令。美国夏威夷州国民警卫队副司令、现役准将肯尼斯,去年8月以夏威夷州民防厅副厅长身份访台,就人道救援与军人救灾等事项进行交流。
岛内资深媒体人孙蓝1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于中美关系的维护,考虑到中国大陆的感受,美国政府也不敢在官员访台方面太过“暴冲”,派出的访台官员,大多来自非实权部门,以比较低调的方式进行。而且美国也始终未允许台湾的正副“总统”“行政院长”“外长”“防长”等访问华盛顿。
卸任高官借此“走穴捞钱”
与美国在任官员半遮半掩的访台经历相比,美国卸任官员及国会议员访问台湾更为高调。台湾“中央社”报道称,美国前总统福特、卡特、老布什及克林顿卸任后都曾访台,去年还有“立委”建议邀请奥巴马访台。不过,历任美国卸任总统访台无一不带着“吸金”重任。2005年2月,克林顿应“台湾民主基金会”邀请旋风式访问台湾,民进党当局为克林顿支付了800万元新台币的“天价演讲费”。去年8月,美国前副总统切尼访台也曾被讽为“走穴捞钱”。
而美国会议员也不遑多让,《华盛顿邮报》2013年披露,从2006年到2011年,台当局以文化交流的名义邀请议员和资深助理访问多达106次,在“最爱邀访美国议员”的国家和地区中排第二。台湾《新新闻》2010年报道说,台当局对美方政要访台历来是谦恭有加,除了好吃好喝招待,临走往往还不忘以各种名目“塞上一笔访台费”。而在此过程中,台湾获得的只是几句“不着边际的溢美或力挺之词”,失去的则是民众辛辛苦苦攒下的血汗钱。
台湾当局口头“爽一爽”
对于台当局在邀请美国官员访台方面的努力,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政治学系讲座教授陈一新10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所谓的“外交突破”,其实是台湾执政者口头爽一爽,对于美国官员访问台湾,台湾只有邀请权,完全没有主导权,因此,打台湾、骂台湾,都没有用,大陆应该把炮火对准美国,一切权力操纵在美国总统手里。美国想以此作为制衡中国的一个手段。两岸关系好的时候,大陆对美国官员访台其实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两岸关系不好,这种事情就比较敏感而严重了。
上海台湾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倪永杰10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美国跟台湾“断交”后,两者关系只能是民间性质的、非官方关系,不能搞实质性官方关系,不能突破中美关系的大框架,否则就违背了一个中国原则。台湾想通过对美关系的发展来坐实自己的“主权国家”身份,这将严重破坏两岸关系。岛内资深媒体人孙蓝表示,绿营欢天喜地地以为这离“台独”目标更进一步,却不知道这是在“玩火”。台湾固然在美国国会有一定的“游说能力”,但无法改变“美国不支持‘台独’、国际社会唾弃‘台独’”的事实。这些试图“玩火”的行为,带给台湾的可能是比“地动山摇”还可怕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