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高中语文的教学手册之中原本包括很多文言文名篇(图片来源:“中央社”)
台教育部门“国教署署长”邱干国当日上午宣布开会后,身兼主席的“教育部长”首先重申教育部门的立场,表示“教育部”会依法维护捍卫课审大会程序正义,秉持公开透明、多元参与的审议机制,为学生的受教权益把关。而由于这段期间外界对于程序诸多意见,大会秘书小组提案邀请专业律师担任议事人员、协助大会程序,获得同意。
邱干国表示,第8次会议有两个提案,第一是文化经典教材选材部分,两个修正动议:“文化经典教材每册应选一课”是否全数删除;是否指定文化经典每册一课而删除选材范围。当时两个动议都没有达到过半委员同意,会议纪录中说明:因为投票未获过半委员同意,决议“维持原课纲草案”。今日委员建议删除提案,在场41人,35人同意、3人不同意,决议删除原来会议纪录“维持原课纲草案”的文字。
文言文比例也是在“决议维持原课纲草案”的文字,今日经过表决同意删除该段文字,在场41人,37人同意,仅有2人不同意。
至于讨论事项方面,课纲草案实施要点二教材编选,第五学习阶段必修课程第二点,原课纲草案文字是“每册应选一课文化经典,选材范围如《诗经》、《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楚辞》、《文心雕龙》等”,原课纲草案在12票同意、21票不同意的情况下,因为同意票数未过半,原课纲草案不通过,须待后续再做处理。
早前,预计2019年实施的“十二年国教课纲”,语文领域的“国语文课纲”,台湾教育研究院课程研究发展会(“课发会”)研修小组将文言比例订在45%至55%,但进入教育部门“课审会”程序时,高中分组却建议调降为以30%为上限,被外界广泛解读为蔡当局在教育领域推行“去中国化”和“文化台独”的行径,事件在岛内社会引起轩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