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旺报》今日发表社论指出,FTA的失落,实是蔡当局对外经贸政策层面的危机。ECFA签署届满7周年的当头,刚好碰上台巴FTA的挫折,蔡当局实应趁此反思,并回头去推动ECFA,主要是加速进行相关“立法”及审查工作。先表现对ECFA的积极态度,才有条件要求陆方宽容台湾对外签署FTA之事。
社论摘编如下:
巴拿马和台湾“断交”后,台巴FTA(自由贸易协议)难保,台湾多年来努力争取对外签署FTA,突破经贸边缘化困境的努力,因两岸关系恶化遭致重大挫折。29日两岸ECFA届满7年,面对经贸边缘化困境,蔡当局应回头关注ECFA,创造两岸关系解套契机,否则,非但原有对外FTA将不保,新的FTA也不会再来。
多年来台湾逐步累积的相关成果,已因巴拿马和大陆建交出现“破洞”。因为,台巴之间原有的FTA,同时陷入岌岌可危的窘境。蔡当局相关主管官员在第一时间仍希望台巴FTA继续有效,但大陆搬出“一中原则”后,台巴FTA凶多吉少。大陆外交部发言人指出,中国同巴拿马建立了外交关系,在建交公报中,巴方承认一个中国原则,承诺不与台湾方面发生任何形式的官方关系,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来,巴方这个态度非常明确。言下之意,台巴FTA已无存在基础。
由此看来,台巴FTA的名义及其实质内容,很可能不久之后就会被巴方片面取消。到时双方若还有经贸合作的意愿及必要,也只能通过双方民间白手套出面,另行洽谈及订定新的合作协议,惟其中能否纳列互免关税等制度性合作内容,将是一大疑问。一旦此种内容付诸阙如,就不再是FTA了。
在这样的逻辑下,设若未来其他中美洲友邦和台湾“断交”,则其原先和台湾签署的FTA也将荡然无存。台湾对外签署的正式FTA,就这么几个,未来逐一消失的风险实在不小。只有“台星”(台湾和新加坡)、“台纽”(台湾和新西兰)“无邦交状态下的准FTA”,因是两岸“外交”休兵之产物,为当时陆方默许的特例,理当不受影响。
总的来看,FTA的失落,实是蔡当局对外经贸政策层面的危机。因为蔡当局去年上任伊始即设定的对外经贸政策方针,除争取参与TPP、RCEP等多边经合机制外,另外就是想方设法要和美国、日本、东盟各国签署双边FTA。
其中,FTA的部分,由于目前陆方很可能通过巴拿马,来针对台湾订下“无邦交即无FTA”的新规则,所以,台湾未来势必无法再对外签署新的FTA,能把原有FTA保住就不错了。
蔡当局若想打开这个困局,唯一的办法,是尽心改善两岸关系,缓和陆方的“挡路”压力。而改善两岸关系的第一步,不妨回头重新关注ECFA(《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以向陆方释出经贸善意。其实,ECFA是台湾“天字第一号”FTA,对台湾很优惠。两岸双方在2010年6月29日签署ECFA文本的同时,陆方即给台湾地区539项减免关税的“早期收获清单”,占台湾地区当时对陆出口金额的16%。
此外,ECFA也推动了两岸企业紧密合作、互补互利,扩大了台湾产品销陆商机。可惜,2012年后全球经济成长趋缓,民众感受台湾经济并不好,马当局未能让民众理解,没有ECFA台湾经济更坏,因而一般民意质疑ECFA不实惠,另有政治目的。
事实上,蔡当局上台后仍在享受ECFA的“余热”。今年前5个月,台湾对大陆(含香港)出口金额高达48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大增16%,是增长最多的出口市场。此即ECFA早收清单及企业合作的效益,颇有助于蔡当局拼经济。
但蔡当局对ECFA,却冷对待。ECFA后续的“两岸服贸协议”一直被台湾“立法院”卡关;蔡当局早已说要优先“立法”订定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然后据此审查“两岸服贸协议”,迄今只是说说,没有实质进展。陆方看在眼里,一定会更用力阻挡台湾对外签署FTA。
ECFA签署届满7周年的当头,刚好碰上台巴FTA的挫折,蔡当局实应趁此反思,并回头去推动ECFA,主要是加速进行相关“立法”及审查工作。先表现对ECFA的积极态度,才有条件要求陆方宽容台湾对外签署FTA之事。莫再轻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