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籍日本兵”属侵略军 不应受官方形式祭奠
二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这些“台籍日本兵”对台湾人来说是种耻辱,根本不会拿到台面上说。随着民进党掌握地方和“中央”的执政权,很多事情发生翻转,像是“光复”变成了“终战”,绿营政要还大剌剌地追思“台籍日本兵”。
据日本官方资料记载,从1936年到日本战败投降,共有20多万名台湾青年入伍,其中有3万多人战死。厦大台湾研究院历史所教授陈小冲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年台湾人加入日本兵的原因包括迫于无奈参加、殖民当局的威逼强迫或欺骗、现实环境和实际利益考量下“志愿”参战。也确有极小部分人心理遭受扭曲,迷失在日本军国主义者所鼓吹“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喧嚣之中,狂热地参加了日本军队。部分台湾人甚至犯下战争罪行,据统计,有26名台湾人战后被以战犯的身份处死。
“日本战败后,将台籍军人、军属(非战斗人员)如敝履抛弃在战场,台湾人其实是被利用的工具而已。”陈小冲指出。1987年,日本政府曾以“吊慰金”的名义补偿“台籍日本兵”。与给付日本军人的“抚恤金”不同,且“吊慰金”的数额只相当于“抚恤金”的1/58。
台湾沦为日本殖民地,当时的台湾人被裹挟到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之中,这是历史的不幸和悲哀。厦门涉台学者杨仁飞曾撰文指出,作为个体,“台籍日本兵”的命运或许值得同情,他们的亡灵由家人、亲人进行祭奠怀念无可厚非,但作为日本侵略军一分子,“台籍日本兵”不应受到任何官方、半官方的形式祭奠、承认,否则主事者将愧对“忠烈祠”内的先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