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刘强)昨天,国民党票选出新一届中常委。选前接连爆发换票、贿选风波,让这场党内选举意外成为政坛焦点。事实上,自从矢志再造“百年老店”的马英九成为党主席,国民党中常委的党务角色与政治价值已发生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正是马氏党务改革最好的观察点之一。
李登辉时期 位高权重价比黄金
国民党现有39席中常委,按党章规定,由他们组成的中常会是党内最高权力机构。其中,7席为指定中常委,包括5位“行政院”政务首长、“青工会总会长”及“青年团总团长”。而另外32席票选中常委,则由1000多名党代表从210名中央委员中投票选出。
在国民党一党执政时代,党内职务远比“行政院”职务受欢迎,重要政务官一般都会兼任党职。中常委一般被视为党主席的“禁卫军”,那时的中常委地位远超“部长”,因为很多“部长”的党内职务不过中央委员而已。
国民党中常委的“黄金年代”,出现在李登辉时期。作为当时台湾真正的权力中心,中常会掌握着最高决策权,绝大部分政策的形成,都必须取得全体中常委的共识。这种决策模式被称为“以党领政”、以中常会领导“行政院”,再以“行政院”领导“立法院”。
马英九时期 价值地位一落千丈
“国民党中常委已从以前的权力核心,变成政治鸡肋。”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钮则勋对导报记者表示。而这种变化,既缘于岛内选举政治的发展,也跟马英九的理念有很大关系。
钮则勋表示,为了重塑国民党政党形象,马在当选党主席之后,积极推动党内民主机制,将中央委员互选中常委,改为党代表直选中常委,并从三年一选改为每年一选。在当“总统”后,马推动党政分离架构,避免中常会的决议过度干预行政体系施政。而改革的重点,就是弱化、虚化中常会,使它从决策中心变成咨询单位。
尽管中常会每周举行一次,马英九每次都亲自出席,也常常邀请行政高官来作专题报告。但差别在于,以前中常会讨论的是“政府”接下来要做什么、要推什么政策,而现在变成报告“行政院”正在做什么、或者已做了什么,更像是例行告知,连背书都算不上。
当年像千足金一样分量十足的中常委,如今已变成徒具卖相而无多少实际价值的“玫瑰金”。在政治含金量遽减之下,国民党很多要角、明星都对“入常”失去兴趣,选举热度也一年不如一年。从国民党近几届名单观察,中常委的背景、学历、代表性、政治分量都很一般。
不被马信任 中常委淡出决策核心
按照国民党行之多年的做法,中常会与中央政策会、“立法院”党团共同组成党内的“政策铁三角”。国民党作为执政党的施政政策,正常是由中常会形成决策,中央政策会负责联系和协调“立法院”党团,最后由党团在“立法院”中贯彻中常会决策投票形成政策。
但这种游戏规则,在马英九兼领党政事务后也发生重大变化。钮则勋指出,从两蒋时代,国民党中常会就定在每周三举行,最早是为配合每周四举行的“行政院院会”,由党主席亲自主持,与中常委一起讨论并决定重要事宜,隔天交给“行政院”执行。
2005年马英九首次当选党主席后,另设每周二举办的“中山会报”,作为中常会前的预备会议,由党务高层提前讨论重大决策再交到中常会。事实上,从这时开始,国民党的决策中心已经转到“中山会报”,中常会变成通报决议、听取建言的“座谈会”。2008年马上台执政后,再次改变决策模式,每周一召开“府”“院”党五人小组会议,用来“凝聚党政共识”,实际上则是马当局党政运作最重要的核心机制,周二的“中山会报”成为低一级的党内决策中心,而周三的中常会则被彻底架空,失去决策功能。
钮则勋指出,马英九推动这种变革的幕后,除了避免外界“以党领政”争议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当选中常委的往往是地方势力代表、民意代表或者企业主,参与党务多有私利考量,马英九并不信任这些中常委在决策过程中的专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