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18日讯 据环球时报报道,自1987年台湾开放“党禁”以来,岛内政党就如同雨后春笋般涌现,短短20多年间,台湾政党就从以国民党为主的“一大两小”简单格局,发展到如今200多个政党林立的“战国时期”。不过,这些政党除了目前纵横岛内政坛的国、民两党外,绝大多数都是默默无闻的“泡沫党”。有岛内学者曾表示,这些“泛滥成灾”的政党良莠不齐,对台湾政治社会发展帮助不多,反而浪费社会资源,更招致民众对政治的反感,而这也恰恰是台湾政治乱象的重要表现。
据台湾“中央社”报道,台湾“内政部”日前宣布,“台湾第一民族党”是今年岛内完成政党审核备案的第22个政党,同时也将是台湾第233个政党。台“内政部”民政司副司长林清淇表示,截至目前,2012年已有“中山梅花党”、“中华民国国民生活改善联盟”、“消费者团结联盟”、“全民的党”和“台湾番薯党”等20多个政党依据“人民团体法”规定完成备案,并获得“内政部”颁发的立案证书及图记。林清淇对这种政党“高速发展”的状况表示担忧,他认为现行的“人民团体法”规定30人联署即可成立政党的“门槛”太低,且缺乏退场机制,使得目前岛内政坛“泡沫政党”或“一人政党”盛行。林清淇透露,台当局着手修订的“政党法”已送到“立法院”审议,将规定4年内未召开党员大会的政党视同解散,以建立政党长期运作的健全机制。
台“内政部”公布的资料显示,自从1987年以来几乎每一年都有新的政党成立,少则一两个,多则一二十个,成为岛内政坛的一大“奇迹”。不过,这些形形色色的政党往往如同过眼烟云,除了国民党、民进党以及目前在岛内政坛有一定影响力的“台联党”、亲民党、新党之外,大部分没有提出完整的党纲,成立之后也悄然无声,甚至名存实亡,“能让人记下名字的都少之又少”,因此被称为“泡沫政党”。这些“泡沫政党”往往具有共同特点,包括党纲及政治主张等不明确、人数相对有限、缺乏经费来源、领导方式和组织体制不明确等。不过,这并不影响这些政党给自己起响亮的名称。有岛内统计发现,台湾林林总总的政党名称中,出现最多的字眼为“中国”、“台湾”,还有“中华”、“民主”等,其中甚至包括“台湾共产党”、“中华民国共产党”以及“台湾国民党”等。有些政党单看名称还会让人感觉摸不着头脑,像“槟榔党”,是由部分槟榔业者于1990年成立,旨在聚集槟榔爱好者为槟榔客争取福利。同样在1990年成立的“真理党”,是由一群佛教界的“出家人”创办,这也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僧俗”概念。除了政党名头惊人外,一些政党还会因名人效应而名喧一时。像“中华民国共产党”的创党人是陈水扁的堂弟陈天福;“中国智慧党”则是由台湾著名作家李敖创设。至于“台湾国民党”的党主席,名字与遇刺身亡的美国前总统一样,也叫肯尼迪。
有岛内分析人士称,台湾之所以出现“政党林立”的状况,一方面是解除党禁后民众长期被压抑结社热情迸发,在最初开放的1987年至1990年“高峰期”,成立的政党就有60多个,占目前台湾政党总数的近1/4。另一方面则是台湾“人民团体法”将政党视为一般人民团体,采取消极、低度规范,造成了“建党门槛低、消党门槛高”的不合理状况。根据规定,筹组政党的手续仅需30人发起即可,但政党要注销却须有党代表1/2出席会议,并经2/3出席者同意才行,而目前台湾绝大多数小党已经长期不运作,连会都开不成,要想取得党代表同意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对于这种状况,台湾“工党”主席郑昭明2010年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政党不仅要有政治思想,还要有政治行动,能不分省籍、不分阶级、不分族群,为台湾民众谋福利。目前的政党当中,“能称为政党的不超过10个”。2007年,台“内政部”民政司司长黄丽馨也宣布,注意到有许多政党出现泡沫化情况,正推动制定“政党法”,着手解决政党面临的各种问题。不过,岛内反对规范建党的声音也不少,他们坚持宣称台湾“宪法”明确规定保障人民有集会结社的自由,严格建党规定有违于这一“基本原则”,有违于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这也使得“政党法”的制定迟迟没有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