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1月21日讯 “Bumbler”风波尚未完全平息,国民党“立委”蔡正元今天凌晨在脸书上表示,英国对国王封号的形式是名字在前,称号在后,因此Ma the bumbler其实是“马笨王”的意思,《经济学人》亚洲版主编的澄清根本是鬼话,马英九应对此表达抗议。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蔡正元解释,英国历史上对国王的制式封号用语是名字在前,封号在后,例如“征服王威廉”是“William the Conquer”;“狮心王李查”是“Richard the Lionheart”;“伟大王亚佛列德”是“Afred the Great”。
因此,蔡正元说,经济学人是英国杂志,它知道这句话的涵义不是,“笨拙马英九”也不是“马英九笨蛋”而是更糟糕的“马笨王”!
蔡正元说,一般人是不会用这种封号,只有国王才会用“Name the Bumbler”。他强调,马英九应该生气!也应该抗议!更应该幽默且有力的回应!蔡正元强调,该杂志亚洲版主编的回答,只是想缓和气氛的鬼扯而已!
“bumbler”是什么意思?尹启铭:我不是英文系毕业的
另据今日新闻网报道,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上周刊出“Ma the bumbler”一文持续引发热烈讨论,台联党“立委”许忠信今日询问“经建会主委”尹启铭“bumbler”是什么意思?尹启铭表示,“我不是英文系毕业的”,而对于许忠信试图说明,尹启铭还一度打断说,“委员您的专长在法律”,许忠信也不甘示弱表示,“我对英文也有兴趣”。
“bumbler”一字到底是什么意思?成为近来相当热门的讨论话题,“立法院经济委员会”今日审查“经建会”及所属预算,台联党“立委”许忠信逮到机会质询向来被视为能为马英九经济政策辩护的“经建会主委”尹启铭,许忠信先是对尹启铭说,“你的英文非常好”,“你觉得用bumbler中肯吗?适当吗?”尹启铭则说,那是一个杂志的一篇报导,至于要用什么字眼形容,他表示尊重。
许忠信接着继续问,“既然表示尊重,为什么还要抗议?”,尹启铭也答说,“作为一个读者,也可以加以评论。”
许忠信仍不放过这个话题,准备了板子,上面写了笨蛋、颟顸、没有效率、行事犹豫、以上皆是、以上皆非等选项,让尹启铭选择,尹启铭也立刻答“以上皆非”,还刻意避开这项字眼,表示,“不是第一、也不是第二…”,所以他选择第六个“以上皆非”。
既然提供的答案都遭否决,许忠信干脆直接问尹启铭“bumbler”到底要怎么翻?尹启铭则说,“我的翻译就是bumbler几个字母的组合”,还表示,“我不是英文系毕业的”,且每一家的翻译也都不一样,至于他自己的则有另外一套解释,许忠信则问说可不可以分享,尹启铭则笑说要“私底下”。
对于尹启铭始终不回答,许忠信干脆自己说明,他表示,他向大家报告,“bumbler”就是“憨慢”、做事手忙脚乱,尹启铭则打断许忠信的解释,表示“委员您的专长在法律”,许忠信也不甘示弱表示,“我对英文也有兴趣”。
马bumbler何解?陈冲:我没这本领上英文课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于上周刊出Ma the bumbler一文引发热议,“行政院长”陈冲20日也被问及这问题,陈揆回应说,“我想,我没有这个本领来上英文课,英文还是由英国人来讲比较好。”
经济学人该报导刊出后,台湾媒体立即跟进转载,bumbler一词有译作“笨蛋”、也有翻为“笨拙”的,反马民众也藉此嘲讽一番。
虽然经济学人已出面澄清说,台湾媒体“不负责任地错误翻译(irresponsibly mistranslated)”bumbler一字为笨蛋,是“严重的错误翻译”(gross mistranslation),指bumbler这个字只是形容一个人“行事犹豫”,绝对没有侮辱的意思。
但陈冲还是被记者追问此事,他回应说,“我想,我没有这个本领来上英文课,英文还是由英国人来讲比较好。”
【相关评论】
台媒:不管bumbler是什么意思 拜托别耍笨了
台湾《中国时报》今天特稿文章说,不过就是一篇针砭马氏决策的评论,不过就是标题上用了有讥讽意味的“bumbler”,台湾上下着魔似地卷入马英九笨不笨的争论。为了帮马英九洗刷笨名,本该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外交部”,顿时降格为专事翻译的同文馆;而一向以清代名臣之后、中英文造诣俱佳自豪的“驻英代表”沈吕巡,反倒像是公关秘书了。
文章说,马英九遭国际媒体奚落,人民和执政团队自然感到不是滋味。缓颊也好、解释也罢,做点什么挽回颜面也是应该。只是媒体评论发乎于情,政府回应就该止之于礼,若太过气急败坏,反让人怀疑是不是真被踩到痛脚。
更何况经济学人那篇评论并未写出什么新鲜事,从薪资停滞,到房地产投机;从油电双涨,到军公教年终慰问金,件件都是台湾媒体骂到没力的议题。就连“ineffectual bumbler”这种说法,从蓝到绿都不知说了多少次,一句“反省改进、谢谢指教”足矣。
但“外交部”却巴巴地追到经济学人总部,硬要人家出面解释;连“中央通讯社”都发动学者说文解字,然后喜不自胜地大表其功,强调经济学人没有侮辱的意思,这字只是犹豫、困惑、憨慢、穷忙之意。
这样的解释,真的有帮上忙吗?就算“外交部”有通天本领,让牛津字典把bumbler的定义改成“果断英明”,就能减轻民众对施政的不满吗?
而反马阵营也跟着大凑热闹。平素已看不惯马英九喜欢引用国际媒体自我肯定,这次索性抓住国际媒体一句话,狠酸猛批,仿佛国际媒体的评论可以扭转执政态势。这和马英九不断引用国际评比证明自己政绩的习惯,又有什么不同?
就在我们计较bumbler字义的这几天,中日韩已经启动FTA谈判,东南亚国家撇下台湾讨论南海行为准则,现任美国总统首次访问缅甸,以巴战火已殃及平民。
在台湾,屏东有小朋友就快没有早餐吃,年金改革迫在眉睫但财政危机依然无解,而政府却四处查字典,舆论只顾说风凉话。仿佛只要掌握bumbler的定义权,台湾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这,难道还不笨吗?
不管bumbler是什么意思,世界还在往前走。拜托别耍笨了,做点正经事吧!
港媒:王建煊对马英九虽有不满但有情谊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重批马英九是笨蛋,引发岛内高度关注。台“监察院长”王建煊日前在一场演讲,反问“笨蛋怎么会去念哈佛的博士呢?”直称马英九一点都不笨,只是“魄力不够”。而对于政府力推的证所税,王建煊则批评,证所税门槛很多,“是哪门子的公义啊?”
香港中评社评论指出,王建煊很有意思,他对马英九是有意见的,但是对于外国媒体的攻击,他又挺身出来护卫马英九。看来,王建煊对马英九虽有意见,但是一样有情谊的。
早前,今日新闻网报道,“监察院长”王建煊撰文指出,民怨普遍存在,官员无能的帽子,很快就扣到马英九的头上,虽然任期还有3年多,但历史定位大致已可确定,那就是两个字“无能”。
评论认为,王建煊大概因为职守所在,听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负面意见,了解民情民意,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所以,不惜重锤敲鼓,以震醒马英九。这个效果或者会有,但有多大,也不好说。从另外一个侧面我们也感觉到,马英九与王建煊的沟通也不多,甚至可能基本没有。
马英九今天的困局,是出在一手好牌的状态中,所以很多人不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