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东渔民在码头上作业。包括太平岛在内的渔场一直是他们祖祖辈辈赖以糊口的祖产。任成琦摄
7月20日那个烈日灼人的上午,台湾屏东县琉球区渔会总干事蔡宝兴站在海港边上,在震耳欲聋的鞭炮和民众“加油”声中,目送自发前往南海太平岛的船队缓缓驶出港口,不由想起来小时候父亲常说的“走南海”。所谓走南海捕鱼,说的就是太平岛附近海域。
双重打压
来自屏东县的“海吉利号”等5艘渔船所组成的船队合计约20人,20日上午从当地出发,赶赴太平岛通过护渔来“宣示主权”。但民间的满腔热血,却不怎么受台湾新当局待见。26日中午,抵达太平岛海域的4艘渔船在“技术性登岛”后,启程返台。
所谓“技术性登岛”,其实就是在新当局的“法律刁难”与“行政打压”的双重手段下,船队只能变通,提出“缺乏淡水”和需要紧急医疗援助,申请泊靠太平岛码头“紧急整补”,才得以完成基本使命。
台湾“渔业署”打从船队出发前,就想尽一切办法施压。先是约谈“海吉利号”船主郑春忠,说他的活鱼运搬船不能从事其他活动,否则出海就要吊销执照;又说随船采访的香港媒体记者的船员手册有问题,将依“渔业法”开罚;更扯的是,渔民出海后,“国防部”连夜翻出了“国安法”,说太平岛是“军事设施管制区”,需要提前45天前申请,否则不得登岛云云。随后有媒体揭“国防部”老底说这是移花接木,法条只是针对要搭飞机前往才有的准备要求,与渔船登岛何干?!
刚刚落幕的南海仲裁闹剧竟将太平岛认定为礁,连带影响200海里经济海域划设,影响渔民捕鱼权益,在台湾岛内引发强烈反弹。面对沸腾民怨,国民党“立法院”党团26日上午召开记者会,要求“渔业署”派代表说明,“渔业署”竟无一人出席。有人质问,这就是号称“史上最会沟通的政府”?
一方面,是台湾民间护渔热情高涨。郑春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自己的渔场自己救”。另一方面,是当局出奇的“低调”。对民间的行动不但不鼓励,反而横挑鼻子竖挑眼,上上下下一路打压,让人感到违逆民意莫此为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