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10月9日援引台湾“中时新闻网”刊发的文章称,缺电、缺人才、缺基础建设、缺解决两岸紧张情势的能力、缺让外国伙伴给予实际承诺的意愿,这就是台湾的“新五缺”。
最近,台湾人无不关注外国政府提出的“台湾+1”概念。由于台湾面临区域局势、两岸关系的持续紧张,外国厂商正积极在台湾之外布局其他生产或研发基地,以降低地缘政治风险所带来的冲击。两岸关系的地缘政治风险,在民进党上台后急剧拉高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也是台商回不回流、外资考虑加大投资最犹豫的因素。台商回不来、外资进不来,这又进一步恶化了台湾低薪的状况,让产业转型更困难,让年轻人更加焦虑。
台民意代表葛如钧和其他专家学者也不断提出警告,台湾的AI产业具有先进芯片和硬件产品的优势,但巨大的AI人才缺口和大型语言模型方面的落后,在如今的状况下显得更为严峻。
发展AI产业需要耗费大量能源。最近全球都高度关注美国总统大选,不论是哈里斯或是特朗普都支持现阶段仍然需要开发核能,这值得台湾思考。英伟达创办人黄仁勋曾说“台湾的电力供应是一大挑战”,台湾若要持续发展高科技产业,“稳定”的能源势在必行。
连美国这样已经高度发展绿电的国家都持续支持开发核能,台湾的再生能源真的足够让外国厂商有信心设厂吗?
另外,台湾“联合新闻网”8日发表文章称,最近工业总会发表了“2024年工总白皮书”,过去曾多次提及的“五缺”问题如今似乎更加严重。其中有些源于天然因素,比如缺水、缺地,深受台湾天然地理条件及土地面积影响;但缺电、缺工、缺才的问题,则更多要仰台当局政策的修正,才可能沉疴得治。
最重要的是两岸关系议题。台湾的“五缺”固然严重,但其实还有“第六缺”才是掐住经济发展的咽喉,那就是缺乏“稳定的两岸关系”。一旦两岸关系陷入紧张,那么即使内部“五缺”都已补足,但面对战争的风险威胁,有谁会甘冒风险到台湾地区投资?两岸关系每况愈下,“第六缺”影响将愈来愈明显。
期盼各界能有共识先解决“第六缺”问题,毕竟只有放下成见,抛开敌视,才能让台湾产业有发展的空间,也让全体民众能安居乐业。【来源: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