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海峡漫话  >> 正文

对于郑成功的历史评价 民进党当局含糊不得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华夏经纬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生于1624年的郑成功今年恰逢400岁诞辰,两岸都在举办与郑成功有关的活动。活动与活动对比,性质却截然不同。

  长期以来,郑成功都被尊奉为民族英雄,其驱除殖民者、捍卫祖国疆土的历史功业在两岸被传颂。今年,在北京、福建、河南多地,大陆从官方到民间举办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郑成功诞辰400周年纪念活动,以启世人。

 

  台湾过去也一度极其重视郑成功祭典。然而,从“去中国化”的“台独史观”被推行以来,郑成功复疆建台的历史功业被淡化,甚至被视而不见。尤其今年,在相关活动中,当局官员提及郑成功“收复台湾”,以意味深长的“来台”二字代替。

  看似高调“纪念”,实则移花接木。民进党当局将郑成功歪曲为“外来者”和“在台独立政权”代表人物的形象,利用郑成功加速建构“台独史观”,割裂台湾与大陆的历史联系。

  其心昭昭,无非是进一步强调台湾在历史上是所谓的“无主之地”。这也是民进党当局今年大肆“纪念”所谓“台南400年”,斩断台湾的中国脐带、形塑所谓“多元族群”“多元文化”的原因所在。“歌颂”荷兰人在台殖民统治,如此匪夷所思之举,也就不足为奇了。

  越来越丰富的考古发现和史料证明两岸深厚的历史关联,台湾自古归属中国、由中国管治的历史事实愈发清晰。在郑成功尚未东征前,中国就拥有对台湾的主权和管治权,隋朝曾三次派兵来到时称“流求”的台湾;宋元以后,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开始在澎湖、台湾设治,实施行政管辖。

  国家的行政体系、文明体系来到台湾,并非由郑成功带入,而是早已存在。郑成功驱除荷兰侵略者后,在台复原和光大了国家的行政体系、文明体系。前者指法统、后者为道统,二者在“奉明正朔”的郑成功复台以后得以完善,这也是台湾老百姓将其誉为“开台圣王”的重要原因。

  近期,民进党当局多位官员声称,台湾已对大陆展现“善意”。但这份所谓的“善意”并没有关照两岸百姓对于民族英雄的质朴情感,也无视郑成功对于台湾建设的丰功伟绩,更罔顾两岸同属一中的历史事实。

  当然,岛内并非铁板一块,仍有民间人士在台南延平郡王祠举办祭典,以纪念郑成功复台伟业。

  提到台湾历史,郑成功是绕不过去的重要人物。对其历史地位的评价,民进党当局含糊不得。(完)

相关新闻
为推行“台独”不择手段?民进党当局遭蓝营民代放“狠话”

台当局文化主管部门昨日在金门举办“2024第二届台湾语言发展会议”台湾台语(金门腔)论坛,国民党民代陈玉珍对于民进党当局漠视金门闽南语的发展,企图将金门语矮化成为所谓“台语金门腔”的做法,感到十分愤怒与不满,喊话将针对台文化主管部门相关语言发展计划相关预算提出冻结或删减提案。 陈玉珍表示,金门闽南语的语言历史发展与台湾闽南语的发展截然不同,民进...

对于郑成功的历史评价 民进党当局含糊不得

中新社北京8月31日电 题:对于郑成功的历史评价 民进党当局含糊不得   生于1624年的郑成功今年恰逢400岁诞辰,两岸都在举办与郑成功有关的活动。活动与活动对比,性质却截然不同。   长期以来,郑成功都被尊奉为民族英雄,其驱除殖民者、捍卫祖国疆土的历史功业在两岸被传颂。今年,在北京、福建、河南多地,大陆从官方到民间举办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郑成功诞辰4...

两岸人士“寻脉·福建成功行”:探访“成功故里” 感悟成功精神

“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援引张学良先生评价郑成功的诗句,台湾劳动党中央委员、台湾中华基金会董事长董建华在福建泉州参与“寻脉·福建成功行”时表示,这是台湾人应有的郑成功精神。   在郑成功陵园祭“成功”、在郑成功文化中心悟“成功”、在安平桥重走“成功”...

台湾的“莱猪”哪儿去了?这是个大问题

民进党当局开放含莱克多巴胺美国猪肉进口超过3年,然而这3年岛内市面上极少见到标示美国产的猪肉,与庞大的进口数量形成“落差”。这一怪象引起岛内广泛质疑,社会各界一直在追问“莱猪”哪儿去了? ▲台湾消基会调查仅发现市场上2件产品标示进口美猪,其中一件还是韩国产品(图自...

台湾学者潘朝阳:我们该如何为郑成功的复台功业正名?

中新社北京8月30日电 题:我们该如何为郑成功的复台功业正名?   ——专访台湾师范大学东亚学系荣退教授、中华奉元学会(奉元书院)理事长潘朝阳   2024年适逢郑成功诞辰400周年。1661至1662年,郑成功东征,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数百年来,他一直作为民族英雄被两岸同胞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