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海峡漫话  >> 正文

台报社论:“郑百亿”案凸显民进党“烂成一团”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参考消息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据参考消息网8月30日报道 台湾《联合报》29日刊登题为《“郑百亿”仅侦破一隅,又是谁七年护航?》的社论,社论称,桃园前市长郑文灿任内收受土地开发商贿款,协助变更农地为工业区,遭检方依“贪污罪”求刑12年,结束这起一拖7年的漫长缉贪。值得注意的是,检方曾数度声请搜查郑文灿住处,屡遭桃园地方法院拒绝;而7月22日声请获准,果真在郑家暗柜查出约678万元(新台币,下同)现金,将另依“财产不明来源罪”侦办。桃园法院28日凌晨裁定他以2800万元交保,郑文灿亲友在两小时内即筹足现金,展现其“现金大户”实力。

社论称,短短数月的变化,郑文灿的起落如同一个被戳破的神话,让绿色政坛的妖行怪相都现形。5月20日前,他还是大权在手的台当局行政机构副负责人,气势盖过当时的负责人陈建仁;6月间,他就任海基会董事长,好不容易保住一席官位;7月初,检调迅雷不及掩耳地将他带回约谈,一度成功交保,遂又羁押禁见。47天后,等他再见天日,已是被求处12年重刑的被告。一个原本蒸蒸日上、前景看好的政治人物,何以走到今天的地步?

这次检方提出的起诉书,长达近10万字,仔细记录了所有办案的点点滴滴。如此砖头般的重量,正是因为检方前7年的搜证及努力,一直受到不明力量的阻挡,而停滞不前。直到今年蔡英文当局卸任,行政班子更易,桃检鼓足胆识继续侦办,郑文灿才成为首位被祭旗的高官。

即使如此,检方侦办过程仍然阻力重重。除了不断有人向郑文灿通风报信、泄露侦查进度和方向外;在侦办过程中,桃院数度拒绝检方声请搜查郑文灿居所之要求,让证据拼图迟迟无法补齐。桃园地院的表现,让人无法理解。

社论指出,事实上,郑文灿在地方上被称为“郑百亿”,显示其“权力之指”所触及之处,处处可以“点石成金”。换言之,此次华亚科技园区案查获的500万元新台币贿款,在他8年市长任内,恐怕只是“小菜一碟”。在他被押后,检方仍在其台北住所查获多达678万元新台币的现金,皆依固定规格捆绑。这景象,不禁令人联想起陈水扁任内最后阶段,被爆其住处床下、衣柜到处堆着现金。试问,高官们在自家设暗柜、藏现金,目的何在?

最近一连串司法侦办行动,都针对政治人物或行政官员而来,不可否认的是,这反映了蔡英文当局时代的包庇成风,善恶不分,导致贪腐成习。说穿了,只侦办几起零星个案,并不足以使吏治清明。尤其,目前行政体系从上到下已烂成一团;例如:有所谓警界“明日之星”不仅养小三,还帮赌博洗钱集团通风报信;有调查官教唆嫌犯作伪证,栽赃在野党人士。当官箴已“从根烂起”,那就得下猛药重新整顿。过去7年,究竟谁在包庇郑文灿并阻挠办案,司法体系也应该一一查明。

社论认为,郑文灿犯下这起收贿案件,是在2017年9月,那还是他首届市长任期内。试想,如果当时就能将此案办个水落石出,他还会有后来“郑百亿”的堕落吗?可供对照的例子,是2012年在马英九当局担任行政机构秘书长的林益世,他当年2月上任,6月即因向厂商索贿案爆发去职。当时因“特侦组”的侦办,果决行动毫无犹豫,迅速将行政体系的肿瘤连根拔起。反观蔡英文当局,为了维持民进党的清廉假象,不断通过政治力干预司法,阻挡了司法体系的正义追求。蔡英文当局废掉特侦组,养肥郑文灿,是堕落的开始。

台北街头(法新社)

相关新闻
拜登政府“疑赖论”加深,他们接连赴美是为赖清德擦屁股?

▲林右昌 直新闻:那对于民进党秘书长林右昌代表党主席赖清德前往美国开展一系列的活动一事,您又怎么看? 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注意到,虽然赖清德现在已经是台湾地区的领导人,完全掌握着岛内的行政权力,但是赖清德却没有以台当局的名义派出现任官员前往...

刘和平:赖清德上任满百日,斗遍所有人

直新闻:赖清德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已经届满一百天了,对于赖清德这一百天来的表现,您做何评价? 深圳卫视《直播港澳台》特约评论员 刘和平:我认为,总体上来看,赖清德执政的这一百天,就是“战斗的一百天”。这既是由赖清德的激进“台独”理念所决定了的,也是由赖清德好斗的人...

明星光环不再 台湾政坛“造神”破灭

华夏经纬网8月30日引述香港“中通社”报道,在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就职百日之际,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桃园市前市长郑文灿因涉贪被提起公诉,民众党主席柯文哲也深陷政治献金弊案漩涡。两人过去都是台湾政坛所谓的政治明星,一度风光无限、前途无量,如今却“神话”破灭。 郑文灿的政治生涯从桃园开始,横跨蔡英文与赖清德两任执政团队,是民进党内最活跃的中生代之...

林佳龙、吴钊燮“密访美国”与沙利文任内首次访华

上一周,有关台外事部门负责人林佳龙及台安全部门负责人吴钊燮“密访美国”,并与美方人士“秘密对话”等消息甚嚣尘上。包括台湾“中央社”在内的不少岛内媒体均引述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来公告此次所谓“秘密行动”,让人一时分不清到底谁是台媒、谁是外媒。 明显可以看出,此次赖清德当局对于相关消息的炒作手法充满矛盾,一方面大肆宣扬林佳龙、吴钊燮赴美,生怕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