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海峡漫话  >> 正文

两岸学者观察:“台独史观”在台的建构与变化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围绕遏止、摒弃台湾岛内“台独史观”,防止错误史观渐趋固化,两岸学者近日在青岛展开研讨。

  “台独史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两岸学者对于“台独史观”产生、兴起的研究日臻丰富。台历史学者、辜金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蓝博洲说,综观自日据时代以来的百余年,祖国意识虽遭遇过挫折,但一直是台湾社会的主旋律。直至20世纪90年代李登辉上台,分离主义的知识分子利用历史记忆逐步缺位的社会环境,加速建构“台独史观”。

  “‘台独史观’能捕获认同,一是源于内容上的建构,二是因为政治上的推动。”台统派团体统一联盟党主席戚嘉林表示,这一史观就是妖魔化大陆,制造台湾社会对大陆的历史仇恨,以及对未来两岸统一的恐惧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基础教育、学术研究领域经年累月的推广,让“台独史观”一度成为所谓“政治正确”。

  上海台湾研究所所长倪永杰推估,民进党当局建构所谓“台湾主体性”的工程还将继续,宗教、历史等领域可能成为重点。中国人民大学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对中新社记者说,受“台独史观”影响,台湾的社会政治生态加速“绿化”,这将压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和平统一的前景、空间。

  年轻人省思“台独”

  今年“5·20”以来,民进党当局将闽南语方言更名为“台语”,甚至有人称中华民族是“陷阱”、炎黄子孙是“传说”……以“台独史观”为牵引的教育、文化施政愈发图穷匕见。

  但年轻人的想法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也在发生转变。台湾铭传大学两岸研究中心主任杨开煌说,“台独史观”必然要崇洋媚外,必然要依附其他势力,所以不可能感染到全部的年轻人,它没有真正的号召力。事实上,今天的台湾年轻人也认知到“台独”的可能性低,看不到“为其奋斗的价值”。

  倪永杰引述一项2023年的调查指,15岁至25岁的年轻族群被一些人称作“小红书世代”,他们对统“独”议题、两岸关系的取态与所谓的“太阳花世代”有所不同。“台独史观”给台湾社会造成深重灾难,但邪不压正,年轻人的变化也证明中华文化及中国人认同的强大吸引力。

  建言以中华民族史观构建新研究

  正在青岛举行的2024年两岸关系研讨会上,多项议题涉及“台独史观”研究。上海东亚研究所副所长包承柯认为,这样的设计就是针对民进党当局不断冒出的谋“独”言论,从学术的角度去厘清“台独史观”谬论。

  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所长刘相平对记者表示,面对岛内“台独史观”书写泛滥的严峻局势,我们应该以中华民族史观为主轴,加快构建台湾史研究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并争取台湾史学界认可和接纳。

  “要本着‘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的求真求实精神开展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要为反制、遏止‘台独’话语提出针对性的概念。”刘相平说。

相关新闻
两岸“梦想合伙人”携手同行

中新社福州8月16日电 题:两岸“梦想合伙人”携手同行   曾在台湾从事幼儿英语教育的蔡佩纭,刚来福州时完全没预料到自己竟会遇见那么多挚友。   从教育机构到传媒公司,一个个小伙伴的到来,让蔡佩纭在收获事业成长的同时,心也在海的这边有了归处。   连日来,在福州举办的...

第八届海峡两岸七夕返亲节举办

台海网8月12日讯 古有鹊桥相会,今有围头返亲。8月10日,由福建省妇女联合会、泉州市妇女联合会、晋江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晋江金井·围头)七夕返亲节在晋江市金井镇围头村拉开序幕,来自两岸多对姻亲家庭齐聚一堂,共诉”两岸一家亲”的深情厚谊。据悉,这是时隔6年后,两岸七夕返亲节活动再次在线下举行。 本届返亲节以游园联欢会的形式呈现,分为“...

切磋网球技艺 推动两岸体育交流

▲2024海峡两岸(翔安)青少年网球交流赛在翔安举行 ◆2024海峡两岸(翔安)青少年网球交流赛现场   台海网8月1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曾艺轩 陈捷 通讯员 叶晓菲/文 洪晨/图)8月10日上午,2024海峡两岸(翔安)青少年网球交流赛在厦门大学翔安校区开幕。本次比赛吸引了海峡两岸青...

两岸客家文化交流活动:“永定是我的家乡”

为期三天的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两岸(永定)客家文化交流活动11日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结束,不少与会台胞后续将返回他们祖籍地走亲访友,畅叙情谊,以解乡愁。 8月10日,以“情融两岸·缘聚土楼”为主题的第十六届海峡论坛·两岸(永定)客家文化交流活动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开幕。图为与会嘉宾观看文艺表演,体验客家文化。中新社记者 张金川 摄   “无论身在何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