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海峡漫话  >> 正文

民进党当局持续阻塞“源头活水”,台湾旅游业注定穷四年?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海峡之声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5月29日,赖清德当局新上任的“交通部长”李孟谚与岛内旅行业者会面。这是一场注定没有任何成果可言的“吐槽大会”。岛内业者心心念念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开放赴大陆的团体游。民进党官员对此心知肚明,但为了操作“抗中”就是不解除“赴陆禁团令”。

为了不使这场会面的火药味过于浓烈,台“交通部”释出了“善意”。李孟谚表示,“赴陆禁团令”不会解除,但预计将放行6月后应出游的1000余个旅行团,这是早前已经预定的订单,但此后业者将被明令禁止刊登相关广告与促销信息。

民进党当局的所谓“让步”,令旅游业者更加愤怒。有行业人士指出,大家想要“上桌好好吃饭”,而不是“堆在角落偷偷吃”。赖当局延续禁令的做法重创岛内观光股,30日,有相关股票跌幅超过8%。

紧接着31日,台湾地区领导人赖清德在出席台北国际观光博览会活动时宣称,将秉持所谓“对等尊严、互利共荣”目标来推动两岸观光旅游,并称当局“也许考虑不那么全面”,愿听业者指教。向来以顽固著称的赖清德罕见公开“放软话”,显见其内心深知阻碍两岸观光交流给岛内旅游业者带来的灾难性影响。

台北市旅行公会理事长骆炫宏在同场活动中致词时,直接当着赖的面说,“希望循序渐进中,重启两岸旅游”,在和平信任、务实中稳定交流,希望塑造更闪亮的观光招牌。此外,还有多位旅游界人士表达无奈、失望乃至愤怒的情绪。

行业人士指出,台湾4000家旅行社有九成提供出团到大陆的服务,这是业界基本权益,台湾没有哪一个行业像旅游业这样被剥夺权益。岛内观光业者强烈抗议赖当局将民生经济行为与政治混在一起的做法。中国国民党籍民意代表许宇甄批评,一些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和心血,赖当局禁令打乱业者、旅客计划,使业者遭受“凌迟”。

不过如潮水般涌现的批评声浪,并没有获得赖当局正面回应。但极其诡异的是,在两岸观光被民进党当局严厉限制的背景下,台“观光署”竟然将赴台观光客目标进一步提高,喊出2028年要达到1400万人次。

要知道,今年首季仅200万人次来台,蔡当局迫于现实压力,今年3月才将原定1200万人次的目标下修为1000万人次。台“观光署”究竟有何底气逆势加码?有台媒分析“观光署”提出的促观光策略,与去年疫后解封阶段的措施高度雷同,毫无新意。

1400万人次是什么概念呢?在两岸旅游业交流最鼎盛的2015年,当年大陆游客400多万人次,总计观光人数才达到1043.9万人次。另外疫情前创造“历史高峰”的2019年,总人数也只达到1186.4万人次。而今年从目前情况来看,要完成1000万人次的目标都相当吃力,舆论好奇1400万人次的史上新高目标究竟是怎么算出来的?

赖当局设定的超高观光目标无法从专业角度进行解释,但却可以从其一贯爱讲空话、说大话、喊口号的施政风格上找到答案,这个数字就是赖当局自己“喊爽的”。

近日,辉达执行长黄仁勋与台积电创办人张忠谋等多位科技业人士逛夜市,受到媒体追捧。不过,台湾《工商时报》注意到,就在同一天,台“主计总处”发布的2023年“摊贩经营概况调查”显示,岛内摊贩五年来大减7万家,这是自1988年有调查以来所未曾出现过的情况,全台各地夜市处境之艰困,不言可喻。

夜市摊贩数量大幅收缩,直接原因当然是利润减少,再进一步推导,则是因为观光人数大减。2019年,每月观光客114万人,而时至今日,一个月只有五六十万,等于减半。台媒社论提到,摊贩减少与网购风行、外送平台崛起也有关系,但主要原因仍是旅客下滑,而这是当局可以改变的,当局应有所作为才是。

事实上,夜市摊贩减少除了跟观光话题相关外,还与另外一个正在酝酿中的危机有关,亦即就业问题。

7万个小吃摊消失,意味着需要找工作的人数可能超过10万人。而近期由于赖当局持续破坏两岸关系,导致原本可因ECFA享受关税减免的行业和企业,成本增加,甚至可能因丧失竞争力而关门,不仅无法创造就业岗位,更将进一步增加失业人数。

赖当局习惯用台积电等高新技术产业炒作经济繁荣,但这类行业的从业者具有极高门槛,无法普惠大众。它们的高收入反而会增加大多数中低收入者的相对剥夺感。而这一对立情绪反映的是比就业问题更为严重、影响更为深远的贫富差距问题。

这个“损失链”或言“问题链”还可以不断向前推导,直至贯通台湾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而这一链条上各个问题的“总根子”均可导向两岸关系。正是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才让岛内社会遭遇全方位的衰退威胁。

台湾地区由于出境消费者多,海外赴台者少,旅行收支长期呈逆差,只有在2011至2014年连续四年出现顺差,2014年旅行收入146亿美元的最高纪录,十年来仍未被打破。之所以有顺差,台湾《工商时报》指出,主要原因就是两岸关系和谐,陆客赴台观光人数连年飙升,且乐于消费。

这说明,两岸关系若能和谐发展,就能给包括夜市摊商、观光业者在内的台湾百工百业带来“源头活水”。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无比明确,岛内广大民众要求开放交流的呼声无比强烈。现在两岸关系卡住的原因是,以赖清德为首的民进党当局谋“独”挑衅无比顽固。当下的情境,不禁让人想到选举中民众打出的条幅,上面大书10个字:“民进党不倒,台湾不会好”。 【来源/海峡之声 文/大力

相关新闻
绝不能让赖清德当局“吃饭砸锅”!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自2024年6月15日起,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润滑油基础油等134个税目进口产品,中止适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协定税率,按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长期以来,台湾单方面对2500多项大陆产品出口采取歧视性贸易限制,违反了ECFA关于“逐步减少或取消双方之间实质多数货物贸易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规定,损害了两岸企业利益...

若提“释宪”赖清德苦头吃不完!

台海网6月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吴生林)“民进党通过‘释宪’是有可能让立法机构改革‘法案’失效的,因为目前15位大法官都是蔡英文提名的,且超过半数政治立场偏向民进党。”台湾知名时事评论员郑师诚昨天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如此分析。   不过,郑师诚也强调,若民进党通过“释宪”反败为胜,赖清德也会苦头吃不完。往后国民党与民众党不管是在预算案或人事案中,...

“释宪”之外,传赖清德另有“超级手段”

导报综合台湾媒体报道 台湾立法机构5月28日三读通过立法机构“职权行使法”与“刑法”的“修法”,重点在于订出藐视立法机构罪以及新增立法机构“调查权”等内容,民进党党团质疑这是“扩权”,违反相关规定,并确定将申请所谓“释宪”;而民进党当局行政机构也表态将提出复议。多家台媒则传出,赖清德将依照其职权启动所谓“院际协调权”,即邀请“行政”、“立法”...

惩戒赖清德当局,大陆砍关税减让

5月31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决定自2024年6月15日起,对原产于台湾地区的134个税目进口产品,中止适用《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协定税率,此举引发岛内关注。 国台办当天明确指出,中止部分关税减让的根本原因,在于赖清德当局顽固坚持“台独”立场,煽动两岸对立对抗和经济“脱钩断链”所致。 国台办发言人陈斌华明确指出,事实再度证明,搞...

被摆一道?赖清德故意给蒋万安穿小鞋?

台北市警察局长人事案,台当局内务部门提供警察专科学校校长方仰宁、台“警政署副署长”李西河两为人选,台北市长蒋万安属意具备台北市资历、交通专长的方仰宁,但赖清德当局最终派李西河接任。国民党民代罗智强质疑,这件事是故意的,也就是让蒋万安先挑选一个人选,然后再打他一个耳光,这就是政治目的。 ▲蒋万安 蒋万安5月31日下午赴议会备询前回应,并非针对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