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海峡漫话  >> 正文

郑育礼:台湾培育新“护台神山”动向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华夏经纬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作者 郑育礼 社科院台研所副研究员

  台积电等台湾企业,作为全球半导体产业供应链的核心企业,已经令台湾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台湾地区借机获得了更多的舆论关注。多年来,台当局一直寻求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生技产业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多年来,台生技产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但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生物医药行业受到全球各方关注。如今,生物科技已经成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尤其是结合新技术推进的生技产业发展,更是有望成为未来全球经济新的重要增长点。

  目前,台当局意图依托在半导体产业的技术优势与产品代工制造能力,挖掘台湾在“生物技术”领域的优势,意图在生技领域复制台积电“成功故事”,打造生技产业领域的新增长点。目前,台湾地区已挹注资源,抢攻医药代工医疗器材、精准医疗等领域。4月25日,台行政主管部门通过台卫生福利机构拟具的“再生医疗法”及“再生医疗制剂条例”等草案,尚待台立法部门审议。相关草案规定,若有涉及危及生命的特例情况,可以无需完成人体试验。

  一、生技被视为台湾重要的核心产业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当局一直将生技和半导体同等看待,并给予产业政策支持。陈水扁时期的“两兆双星”计划中的“双星”即是半导体和生技;马英九当局推出的“生技产业行动方案”、蔡英文当局的“5+2产业创新计划”和“六大核心战略产业”,生技产业都“具有突出重要性”。2020年5月,赖清德也称,生技产业是“另一座护台神山”。目前,赖清德已经提出上任后将推进以生技产业为核心的“健康台湾”政策,“成为台湾下一个产业输出的重点”。岛内部分产业界人士认为,生技产业有望成为下一个“护台神山”。

  二、台湾生技产业已基本具备一定发展基础

  一是台湾生技产业布局完善、分工细密。台湾生技产业涵盖制药、医疗器材、应用生技及健康福祉等四大领域,形成了以新竹、台中及台南等传统科学园区,配合南港、屏东、台南等专门生物科技园区,贯穿南北的生技产业廊带。其中,新竹生物医学园区重点发展“高阶医疗器材”及“新药研发”,南部科学园区重点聚焦“精准健康产业”以及“医疗器材产业”,中部科学园区聚焦医疗器材及辅具产业等。

  二是在高风险医疗器材领域,台湾在“一般及整形外科手术”“骨科学”“眼科学”等领域基础较强。在人类用药方面,台湾在癌症、神经系统、感染以及呼吸系统等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基础。据台经济部门数据,截至2023年5月底,台湾厂商已有13 项新药于境外上市,产品类型包含小分子新药、生物药品(含疫苗)、生物相似性药品及植物新药。2013-2022 年台湾医疗器材共计取得美国FDA许可证达538张。

  三是台湾地区生技产业增长迅猛。2012-2021年,该产业营业额复合年增长率7.1%。截至2022年,台湾生技医疗与农业科技类股有214家上市柜(含兴柜)总市值达到1.2万亿元新台币。2023年,台湾资本市场共45家企业IPO,募资金额379亿元新台币,创十年新高,其中生技医药企业最多,共计7家。

  表:台湾小分子药研发进展

  

  资料来源:台经济主管机构,2023年

  三、台生技产业发展路径为“资通讯赋能生技产业”

  据台湾资料,台当局发展生技产业的基本思路是,利用现有ICT产业优势推进生技产业技术升级。

  一是ICT大厂涉足生技行业。主要是由台当局牵头,推进台湾ICT大厂以技术和资金优势进行生技应用技术开发,进而抢占生技新兴领域市场。目前,鸿海创始人郭台铭已投资台康生技公司50亿元新台币。台纬创、仁宝、和硕、英业达、广达等也已布局医疗器材、检测及云端系统。

  二是推进跨领域整合,推动生技产业数字化。通过半导体、面板及ICT大厂投资,台湾持续推进资通讯技术优势整合生技技术能力,拓展医护场域的数字化,意在深入挖掘、培育台湾在数字医疗供应链的独特优势。蔡英文在参加2022年第六届台湾医疗科技展时称,结合资通讯推动精准医疗,加快医疗产业的跨领域整合是台湾未来重要发展目标。2023年12月,赖清德在政见发表会时称,台湾ICT产业、医疗产业、生物医疗产业都很强,智慧医疗、再生医疗、精准医疗三者结合,将成为台湾另一座“护台神山”。目前,台湾“生技医疗产业策进会”已与英特尔署合作意向书进军医疗保健与照护市场,同时协助英特尔与高雄荣总、纬创医学打造OWL(cOllaborationWithoutLimit)数位病理平台。

  三是推动台湾生物医药代工生产。借助半导体精细代工经验,台湾布局2024年全球生物药代工需求暴涨之机,正积极拓展医药代工生产能力,强化代工优势。2022年,台湾已修订“生技医药产业发展条例”,将“委托开发与制造”(CDMO)纳入税收优惠适用范围,鼓励医药公司进军代工领域。同时,“经济部”亦协助半导体、电子及ICT进行跨领域创新,抢攻2024年生物药、细胞治疗领域的代工产业链,助推生技领域CDMO发展。台湾康生技公司已拿下代工日本抗癌药的CDMO合约,成为台湾第一家为日本上市公司长期代工的企业。4月25日,台“行政院会”通过再生医疗相关草案后,干细胞生物医学研究业者和迅表示,“有望掀起新一波市场商机,并带来CDMO/CMO接单强劲增长”。

相关新闻
福建发布13条惠台措施,台湾旅游业者:希望有更多的大陆人来台湾旅游

福建发布13条惠台措施,台湾旅游业者:希望有更多的大陆人来台湾旅游 原创2024-04-28 22:33·海峡导报 4月28日,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喊话台湾当局,希望尽快恢复两岸海空客运直航。“这是好事一桩!很多人都希望走这条线”,来自台湾的导游刘尚廉在接受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都希望两岸开放来往。” “两岸是血浓于水的关系,两岸的百姓都是希望交流的。”刘尚廉...

“人在台湾 跨海办事” 福建新一批惠台措施发布

4月28日,福建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福建省台办副主任陈志勇在会上发布了新一批惠台利民政策措施。共有三个方面13条:   1 便利台胞来闽交流和工作生活方面(4条)   在闽政通App设立“台胞专区”。首批推出28项政务服务事项,为台胞台企提供办事服务、政策解读、台海资讯等一站式服务。   在平潭综合实验区工作的台湾同胞个人所得税税负差额补贴...

中国国民党民意代表团:北京行成果丰硕 将把大陆善意带回台湾

中新社北京4月28日电 (朱贺)中国国民党民意代表参访团28日在北京表示,此次参访之行成果丰硕,会把大陆的善意带回台湾。两岸间累积善意、密切交流,是大多数台湾民众的心愿。   由傅崐萁等17位中国国民党民意代表组成的参访团26日晚抵达北京,两天行程中参观大陆新能源汽车企业、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和2024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到访文化和旅游部、海关总署等,...

台湾花莲地震遇难人数增至18人 震后余震已超1300起

综合台媒报道,4月3日发生在台湾花莲县海域的地震已造成18人死亡,1155人受伤,另有2人失联。 △4月4日,台湾花莲 根据台湾气象部门统计,截至27日上午6时,花莲已经累计发生1303起余震,其中6级以上余震有5起。 台气象部门研究人员表示,预估4月3日地震的余震至少要持续3到6个月,仍会有较大规模余震,提醒民众注意做好防灾准备。(总台记者 孙雨彤)

台北发生规模6.2地震恐倒4000栋房 专家:足以把台湾摧毁

图为4月23日凌晨发生规模6.3地震,造成花莲市区富凯大饭店倾斜。(台湾“中时新闻网”资料照) 华夏经纬网4月28日讯:据台湾“中时新闻网”报道,花莲今天清晨又发生规模4.4地震,最大震度4级,截至昨日上午9时13分,4月3日花莲强震至今已累积余震1320起,且多起余震规模6以上,全台震动,台内务主管部门前负责人李鸿源曾警告,台北土壤液化严重,若发生规模6.2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