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警惕民进党勾连外部势力战争祸台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是所有中国人必须铭记的日子。
为了这一天,中华民族浴血奋战14年,付出巨大代价,3500多万同胞伤亡,930余座城市先后被占,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800余万劳工被俘虏,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全民族的一次胜利,是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军民浴血奋战、同仇敌忾所获得的共同荣光。
抗日战争胜利后,基于《开罗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文件,台湾回归中国,正式结束长达半世纪之久的日本殖民统治,成为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
而9月3日,也是台湾地区的“军人节”。其设立的初衷就是为了纪念艰苦卓绝的抗战胜利,铭记为抗战而牺牲奉献的抗日将士和先贤先烈们,以表彰中华儿女精诚团结、抵御外侮的民族精神和报国气节。这一天,也会举办秋祭忠烈典礼,以表达对抗战牺牲烈士的敬意与缅怀。
但令人遗憾的是,民进党上台执政后,以各种方法来歪曲、模糊“军人节”的设立初衷,极力回避抗日战争的史实和其对台湾的历史意义,并明订从2006年起每年的“九三军人节”为所谓“全民防卫教育日”,并刻意煽动对大陆的对抗情绪,误导民众,激化台海局势。
2016年,蔡英文当局执政后更是变本加厉,不仅不承认“九二共识”和一个中国原则,更紧抱美国的大腿,花费巨资购买美国的武器装备,成为美国军售的头号客户,妄图“以武谋独”“倚美谋独”,全面扩军备战,推动台湾问题国际化,要把台湾打造成“豪猪”“刺猬”,将台湾变成地表上最危险的地方。
按照台当局的规划,通过延长兵役期、扩编“宪兵”、保安警察接受军训等,台湾地区兵力总员额将由现行的21万5000人,到2029年达到26万8600人。而明年度的军费总预算更是达到6068亿新台币,创下历史新高。
不仅如此,民进党当局还处心积虑,全方位推进“去中国化”策略,从历史、文化、教育上切断台湾和祖国大陆的联系,把“抗战史纲”放到“东北亚”的历史叙事中去陈述,并美化日本殖民统治,对各种抗战纪念冷漠以对。妄图切割、抹掉台军在大陆时期的东征、北伐和抗战历史,意图将同一天庆祝的“军人节”和“抗战胜利纪念日”脱钩,让“抗战胜利”消失在台湾民众共同历史记忆中。
此种做法,背离了“九三军人节”设立的初衷,是对历史的背叛,更让岛内官兵失去了历史使命与光荣记忆,让这支曾经为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利益而浴血抗战的武装力量,在价值认同上产生混乱和迷茫,不知未来应该要为何而战,为谁而战?
而为了选举利益,长期将岛内军公教人员视为“泛蓝铁票”的民进党更是不断对岛内军人进行丑化和污蔑,将其称为“党军”,甚至讲出八二三炮战是“国共内战”,完全跟台湾无关等荒谬言论。而蔡英文上台后即推动军公教年金改革,大砍军公教人员退休金,并将其污蔑为“米虫、肥猫、既得利益者、反改革”族群,将当局财政困难的责任推给军公教年金,制造社会分裂。引发岛内二十万民众冲上街头高喊“反污名、要尊严”。
今年3月,更爆出岛内人士通过《日本经济新闻》宣称“蔡英文未能控制军队”,及高达九成的台湾军官退役后前往大陆,以提供台军情报换取金钱的报道。被怀疑是民进党当局通过外媒质疑台军的忠诚度。
因为,岛内的评论也指出,民进党当局只有在救灾时想到军人,战斗时想到军人,可是在平和的时期,根本把军人“弃之如敝履”。
9月3日,蔡英文、赖清德也分别通过社交媒体对台军官兵予以感谢和祝福,但都绝口不提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历史连结,只是老调重弹,操弄所谓“民主”“自由”的漂亮话术,强调要“展现台湾守护民主自由的决心”。
而前一晚,赖清德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更大肆鼓吹,要增强“防卫力量”,加强威慑,并叫嚣和平要靠“实力”。
坚持“台独”论调的赖清德打着“和平保台”的幌子,一再主张以积极备战来“吓阻”大陆,被岛内媒体直言是在“战争保台”,只会引发“票投民进党,台湾变战场”的后果。
更值得注意的是,前不久,作为民进党侧翼的台湾远景基金会,更是邀请了日本前首相、自民党副总裁麻生太郎窜台宣扬“吓阻论”,煽动、鼓吹台湾要有实际军备的“吓阻能力”和执行力,展现“动武意志”,并妄言“日美台要有与中国(大陆)不惜一战的觉悟”。暴露了其想拿台湾来拖垮大陆,企图让台湾变成日本军国主义的炮灰的邪恶想法。
民进党和反华政客们不负责任谋“独”操作,就是要把台湾的军人们往战场上送,把台湾民众往战场上送。去年有高达4066位志愿士兵不适服役而提前离开军队,创近年新高,他们用实际行动在告诉民进党,不愿替“台独”卖命。“要打,民进党自己去打”。
不能正视历史,就不会拥有未来。78年过去,我们致敬那场永不妥协的抗争,缅怀无数人民英雄,是为了勿忘历史,珍爱和平。这是3500万中国军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我们要牢记历史给我们的警示:战后国际秩序必须得到维护!搞“台独”分裂,挑战国际公理和秩序,逆历史潮流而动,注定是绝路一条。中国国家统一必须要实现!(来源:海峡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