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交流的意思,就在于你来我往,在于持续的沟通和善意。
所以马英九基金会在6月初向台当局提出申请,经过一个月的磨合,直到7月11日,台湾有关部门共同审查“财团法人马英九文教基金会邀请大陆学生访台案”,联合审查会决议,专案同意大陆师生来台参访。据相关人士称,联审会议之所以同意该案,是因为疫情后已经陆续开放大陆学位生、交换学生、短期研修生来台,对于两岸师生健康有序交流、良性互动台当局也只好“乐观其成”。
民进党关不住两岸交流大门
民进党上台执政这七年来,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反而“倚美抗中”,两岸关系每况愈下,台湾更被全球媒体形容成“地球上最危险的地区”。岛内年轻人的兵役被延长,甚至民进党最新的一个提案,居然要求大学四年求学期间让出一学年去服兵役,引发台湾社会的强烈反弹。民进党的倒行逆施,当然也引发岛内年轻人的不满。年轻人过去是支持民进党的最大群体,而今却在快速流失当中。最近民调显示,20-30岁的年轻人中有七成多不支持民进党候选人。而对台湾社会而言,民进党过去拿手的“恐陆”牌已经不起作用。就像大陆学生访问团到达台湾的当天,民进党候选人赖清德还在某个选举场合公开拒绝“九二共识“,但应者了了。有网友留言:不要再骗了。
当岛内年轻人不再相信民进党那一套的时候,势必要想一想何以至此。仅仅七年前,在马英九任期内,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有15次会谈,签立23项协议;陆客到台湾观光每年500万人次,无论两岸民众互动,还是经贸往来都非常热烈,与今天一度所谓“兵凶战危”台海情形,形成了鲜明且令人唏嘘的对比。
受疫情影响,2020年中断的金门“小三通“于今年1月7日复航。复航短短百日,运送旅客近5万人次。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当时说:“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开展30多年,具有深厚基础和内在动力,也是大势所趋。我们相信,两岸交流将很快迎来春暖花开。大陆各地将举办一系列两岸交流活动,欢迎台湾各界积极参加,欢迎广大台湾同胞多来大陆走走看看。”今年6月,台东县农产品恢复输入大陆,也是国民党代表团以及台东县政府积极赴陆沟通下取得的好的结果。
两岸的教育交流也到了该恢复的时候了。
从更为具体的层面,岛内的大学也迫切希望陆生来台交流。自2016年民进党上台以来,两岸关系陷入紧张,陆生赴台学习人数逐年减少。2020年2月,因为疫情,台当局宣布暂缓陆生回台,同年4月,大陆方面宣布暂缓陆生到台。过去三年,陆生到台研修人数大幅减少,2020年有4位,2021年直降为0,至2022年底,当年入境学生人数为22。2019年赴台攻读学士学位的本科生,在今年6月毕业,这就意味着岛内将面临“学士班陆生清零”的境况。2022年11月,台湾方面陆委会宣布,陆生可以申请来台研修,到今年3月为止,大陆共有280名交换生到台湾30所大学学习交流。
大陆师生团参访捷安特自行车文化探索馆 图源:马英九基金会
目前岛内大学的陆生人数仅为3000多人,是巅峰时期的8%。台湾实践大学前校长陈振贵直言,如果两岸关系改善,如同马英九当政时期,这些大陆学生因为文化相同,非常有可能选择到台湾就读。但现在的局面“对因少子化而面临退场压力的台湾学校来说,是很可惜的事”。
台湾尽管师资力量、办学条件都不错,但高校因为生源严重不足而面临着巨大的“产能过剩”;不仅一些私立高校濒临破产关门,就连头号的台湾大学都连续几年出现一些专业无法完成招生指标的情况。而生源不足的情况持续发生,也导致岛内大学过去的一些教育优势或将随之不存。所以疫情结束,陆生赴台交换工作重启,岛内多所大学联合举办招生会,积极向大陆学生招手,并称“我们准备好了”。问题是,那些让两岸不和谐的因素如何被清除?
而与此同时,“登陆”求学已然成为台生眼中的“香饽饽”。据统计,每年有数千名台湾学子来大陆高校就读,有近3000名高校台生获得奖学金。目前,在大陆高校就读的台湾学生约有1.2万人。2022年,福建19所高校2022年首次试点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这让台湾职业高中毕业生,也有机会完成赴大陆高校求学的梦想。大陆的教育氛围和未来良好的发展空间,都是吸引台生的动因。相信这次大陆访问团赴台,也让很多未来希望到大陆求学的岛内学生有一个难得的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