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海峡漫话  >> 正文

歌仔戏根在大陆 形成于台湾 一声戏腔 两岸共鸣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华夏经纬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图: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副主任庄海蓉(右)曾演出歌仔戏《刑部审妻》。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 福建省歌仔戏(芗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郑娅玲有一本笔记本,粉绿色皮质封面早已斑驳、爆皮,留下了岁月的痕迹。这是她第二次赴台湾演出时,台湾歌仔戏同行所赠。翻开扉页,郑娅玲手书人生信条:“凭着对艺术的执著,只知耕耘,不问收获。把耕耘当乐趣,让收获成动力。”这本笔记本,不仅记录着郑娅玲菊园舞台的美好回忆,也是这些年歌仔戏与芗剧同腔同调、绕梁两岸的记忆。\大公报记者 蒋煌基漳州报道

“笔记本里面写满了我的获奖情况,还有每次赴台演出的详细纪录。”郑娅玲有很多身份,漳州市歌仔戏(芗剧)传承保护中心副主任、国家一级演员、福建省歌仔戏(芗剧)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这三个至今她最引以为傲的身份,都与歌仔戏有关。

歌仔戏,又名芗剧,2006年入选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海峡两岸历史、文化的特殊象征,歌仔戏是中国三百多个剧种中,唯一根植于闽南、形成于台湾、生长于两岸的地方戏曲。两岸的歌仔戏艺人都认同歌仔戏发端于明末清初福建闽南地区传至台湾的锦歌,台湾宜兰县是歌仔戏发源地。20世纪初,歌仔戏传回故里福建漳州,并迅速流布闽南及东南亚华人华侨聚居地。

郑娅玲1986年开始在福建省艺校漳州戏曲班学芗剧,1987年两岸恢复交流。1990年从艺校“脱胎换骨”毕业的郑娅玲,进入漳州市芗剧团工作。1995年,漳州市芗剧团成为新中国建政后第一个赴台岛演出的芗剧团,已成台柱的她也一同赴台。

赴台巡演场场爆满

“我们1995年第一次赴台演出,在台湾造成轰动。隔绝了这么多年,台湾同胞突然听到如此熟悉的曲调,都非常兴奋。”这种血脉相连、深入骨髓的天然亲切感,透过乡音和歌仔戏,在郑娅玲和剧团其他演员的一笑一颦中传递着。

《吕洞宾与白牡丹》、《李妙惠》、《五女拜寿》……彼年,漳州市芗剧团带至台湾的8部戏,郑娅玲参演了6部。“那次赴台,我们在10个城市里环台24场巡演,场场爆满。每到一地,都有台胞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她记得特别清楚,剧团在宜兰县文化中心与台湾兰阳歌仔戏团联谊演出时,引起了更大轰动。

专攻文小生的郑娅玲,俘获了一众台湾戏迷。“有个9岁的狂热粉丝小娟,一个多月我们一路演,她让父母带着一路跟,晚上非要和我睡一起。我关灯闭眼,感觉有人看我。睁眼发现,小娟双手支着小脑袋,正盯着我,看我睡觉。”当年温馨的一幕,至今仍让郑娅玲感动满满。

尤其有趣的是,1995年郑娅玲赴台演出后,时任台湾漳州华安县同乡会会长邹先生甚至追戏到漳州,并在漳州投资房地产开发,首个楼盘即为“忆芗新村”(漳州别称“芗城”)。

自此,漳州市芗剧团先后8次赴台演出,台湾艺人也频频入闽交流。两岸戏人与戏迷因戏结缘,在古老的闽南曲调中,两地共诉乡谊,共筑闽台情。

漳台艺人共同演绎

2008年,两岸首次全面合作创演的大型歌仔戏剧目《蝴蝶之恋》亮相,这是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与台湾唐美云歌仔戏团共同创作。两岸戏剧界称之为“歌仔戏艺术发展的里程碑”,台湾媒体更称其为“破冰之旅”。

《蝴蝶之恋》的女主角,即是籍贯为漳州的庄海蓉,目前是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副主任。“今年的海峡论坛,我将和台湾的年轻演员同台搭戏《蝴蝶之恋》。”庄海蓉向大公报记者透露。

郑娅玲与台湾歌仔戏男旦李显源2011年在漳州联袂出演的《益春留伞》,亦成了两岸歌仔戏的一段佳话。“剧本是台湾创作的,唱腔也是台湾惯用的,漳台两地艺人共同演绎。”郑娅玲说。明华园歌仔戏剧团是台湾最具影响力的民间剧团,因上述合作,其旗下的黄字团与漳州市芗剧团结成“姐妹剧团”。

让厦门歌仔戏研习中心中青代林志杰印象最深的,是近年来两岸的歌仔戏交流,已从演员和学术理论交流,逐渐深入到乐师交流。

今年以来,已有不少台湾歌仔戏演员、乐师、学者等登陆交流。“漳州的芗剧和台湾的歌仔戏是一朵姐妹花,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她们虽在不同的地域文化环境中各自成长,但是她们却未真正中止过交流,且一直保持着与时俱进的活力。”台湾戏曲学院原副校长、台湾著名戏曲研究专家蔡欣欣说,虽然台上的歌仔戏演绎的是唱念做打,但背后却是联结着两岸社会和整个时代的脉动。(华夏经纬网)

相关新闻
香港举办纪念汪辜会谈三十周年论坛

由香港两岸客家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汪辜会谈三十周年论坛近日在香港举行。论坛邀请来自香港、台北、上海、厦门等地的专家学者从汪辜会谈的历史发展、现实意义与启示等方面展开交流与探讨。   台湾陆委会前主委、中华教育文化经贸促进总会总会长张京育在主题演讲中分析了当前两岸及国际局势后指出,汪辜会谈对两岸的和平交流、互动具有不可言喻的重要性。他认为,这场...

两岸同源 共盼团圆

演出方供图   6月9日至11日,两岸题材音乐剧《恋曲》在北京进行为期3天共5场的首轮演出。该剧由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出品,北京甲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联合制作,同时获得北京海峡两岸民间交流促进会、四川省海峡两岸交流促进会、绵阳市台胞台属联谊会的支持。   ...

台报述评:两岸青年学子交流“春暖花开”

参考消息网6月12日报道 台湾《旺报》6月9日发表文章称,随着疫情对日常生活的冲击逐渐降低,两岸有志之士开始创造更多互动来往的机会。其中,青年学子交流已成为最重要的指标。尽管目前只打开小小的门缝,但只要大家有共识,愿意努力,相信青年交流的机会会越来越多。 文章称,大陆...

大言不惭!柯文哲宣称要养网军瘫痪大陆网络、高铁等 台湾网友这样回

据台媒报道,民众党2024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柯文哲11日出席民众党举办的“众青论坛-青年改变的力量”时,回应有关台湾防务议题时表示,“如果我来做(台湾地区领导人),网军会是第一优先”,他宣称,以后每年都选一天、挑题目跟大陆说,例如10月1日国庆节,今年就把他们的高铁系...

听“台湾音画”赏“炎黄风情” 鲍元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天津举行

6月11日晚,鲍元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大剧院音乐厅上演。 刘俊苍 摄   中新网天津6月12日电 (刘俊苍 陆溪)“中银之声”首届天津音乐节如火如荼进行中,6月11日晚,由天津音乐学院举办的“名家经典”鲍元恺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天津大剧院音乐厅上演。   鲍元恺是我国著名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