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曾经的美国NBA球星,“魔兽”霍华德职业生涯走入低谷,选择加盟台湾T1联盟桃园云豹队,成为岛内篮球联赛中最大牌的球员。
在NBA无球可打的霍华德一时枯木逢春,风头无两。但他并没有实现带领云豹队“一飞冲天”的目标。因膝盖伤情,仅出场20场比赛,在仅有6支球队的联赛里,以排名垫底的战绩,草草结束了自己的首季表演。
但这样糟糕的表现,并没有影响到他获得大量的商业和娱乐活动机会。4月底联赛结束后,他不仅现身各大场合,甚至参加录制综艺节目。就连民进党当局,也盯上了他的影响和流量。这两天,就上演了一出“台独”闹剧。
近日,霍华德与民进党主席赖清德合作拍摄了一部视频短片。为民进党当局搞的一个所谓“来台湾领导人办公楼住一晚”的活动做宣导,吸引境外游客报名参加体验。作为活动的代言人,霍华德带球出镜,以流利英文对台湾优美的环境和多元的文化进行了赞赏。
暴雷并引发轩然大波的是霍华德在片中把台湾说成是一个“国家”(country)。而在短片中扮演“导演”角色的赖清德也装模作样,放肆宣称“台湾是一个自由的国家”。
和“务实台独工作者”赖清德合体,并公然鼓吹台湾是一个“国家”,这一违反一个中国原则,踩踏两岸关系红线的做法,自然遭到了两岸正义民众和社会各方的强烈批评和高声挞伐。一时,“霍华德台独”词条冲上微博热搜,网民纷纷要求霍华德“必须道歉!”
在汹涌的网络民意之下,第二天,即5月12日,霍华德到宜兰东澳小学参加活动时,公开就此事道歉,并辩称自己“对到另一个地方,就会称‘country’。”声言自己不是政治家,不想涉入任何政治话题,但再次为伤害到他人道歉。
就此,“霍华德台独”和“霍华德道歉”双双登上热搜。
两天之内,霍华德的“台独”闹剧戛然收场。就像他在台湾的联赛一样,草草结局,惨不忍睹。有评论认为,霍华德是被“台独”带沟里了,“显然没有意识到这样缺乏基本政治常识的言行,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有人更批评他是“一切都是为了钱”,为了捞钱没有底线。是“跳梁小丑”。
但“冤有头,债有主”,在大声批评没有底线的“魔兽”霍华德的同时,我们更要追究幕后主事者——民进党当局的责任。
本次活动的主办者,"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已经成立50多年,其宗旨是要在岛内推动“中华文化复兴运动”。蒋介石曾兼任首任会长,其后,历任会长原则上都由台湾地区领导人兼任。
马英九执政8年间,“中华文化总会”在两岸文化交流中曾发挥了积极作用,创办“两岸汉字艺术节”,推动两岸合编《中华语文大辞典》,建立“中华语文知识库”等等,做了很多促进两岸文化交流的工作。但蔡英文上台后,逐步将其变为宣扬台湾主体性,搞“去中国化”,“让世界看见台湾”,为民进党选举服务的一个政治工具。
目前,除蔡英文任会长外,副会长由赖清德、陈建仁、郑丽君、江春男担任,秘书长则由蔡英文的文旦和智囊林锦昌担任。2019年,为了蔡英文选举的需要,“中华文化总会”推出了所谓“来台湾领导人办公楼住一晚”的活动,并邀请十组网红人物入住体验,对改善蔡英文“大小姐”形象,获得网络年轻人的支持,起到了很好的加分效果。
但这项活动当时也被岛内批评为用台湾民众的纳税钱,以拼观光名义进行选举的政治操作,是“把公家变成自家,把选举包装为观光”。
事实上,这项活动的本质就是打着促进观光的旗号,来行销台湾的所谓“国际能见度”,并借此谋求民进党的选举利益。当前,在赖清德支持率顶到天花板,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的情况下,民进党又要“故技重施”,蹭拥有“名人”效应的“魔兽”霍华德的热度,来吸引流量,行销“台独”观念,并借此拉抬赖清德的人气,拓展年轻票源。
但目前看来,这番骚操作,已没了当年的效应,成了见光死。尤其是还有夹带“台独”私货的把戏,霍华德是多大的“魔兽”,也接不住这个“台独”球。民进党使出再多的花招,也难拯救民调困境中的赖清德。
(来源:海峡之声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