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将在今年1月15日补选党主席。由于目前只有台湾地区副领导人赖清德参选,这意味着2023年民进党将正式进入赖清德时代。有观点指出,赖清德接任党主席后,除面临处理党内黑金及腐败问题外,如何调整民进党两岸路线将成为其关键挑战。
2022年12月24日,赖清德在台南参与活动时提出了“和平保台”的口号,表示“很希望大家能够和平相处”。显然,赖清德的新口号想要与蔡英文时代“抗中保台”的旧口号相区隔,有媒体甚至用到了“切割”一词。从赖清德的口号变化中,我们可以读出以下几点信息:
首先,赖清德已清醒认识到“抗中保台”喊不下去了。此次“九合一”选举中,蔡英文化身“空降兵”,在全台到处辅选,尤其台北、桃园等地更是频繁亮相。在选举最后关头,蔡英文甚至喊出“全世界都在看这场选举”,意图把这场县市长选举拉升到大选级别,让统“独”议题和“抗中保台”成为选举主轴,并不切实际地呼吁选民将两年前投给她的票,转投给民进党候选人。结果一顿操作猛如虎,最终却落得全台惨败的下场。作为“旁观者”的赖清德对于“抗中保台”的失效,想必看得尤为清楚,他不愿重蹈蔡英文的覆辙。
其次,把“抗中”去掉,换成“和平”,证明赖清德意识到一味在两岸问题上搞对抗,进行仇恨动员的实际效果越来越差。尤其在大陆围台军演、解放军导弹穿岛而过之后,台湾民众看到一贯喊打喊杀的民进党当局竟然选择了沉默,甚至试图掩盖消息。这让更多台湾民众认清,民进党喊“抗中”只是嘴上功夫,同时也进一步认识到两岸关系和平稳定的重要性。“抗中”不是老百姓的需要,和平才是2300万台湾民众的共同追求。
再次,赖清德虽将“抗中”做了调整,但却留下“保台”的政治诉求。这一处理暴露了他的“台独”本性和投机主义做派。有危机才有保护的必要,“保台”的潜台词是台湾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危机与威胁来自何处?赖清德的答案没有变,他也将威胁指向大陆。这意味着,赖清德依然会循蔡英文思路,将大陆视为敌人。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赖清德的“保台”,保的究竟是什么?保护台湾民众现有的生活方式?要知道“一国两制”方案中也有相同主张。这里不必绕圈子,赖清德想保的只有一个东西,就是台湾所谓的“独立”状态。
赖清德是谁?他是“台独金孙”,从政治立场上看,赖清德比蔡英文还要“独”。2017年,他在担任台“行政院长”时曾公开表态,“不论担任什么职务,我主张台湾‘独立’的立场不会改变”,还将自己贴上了“务实的台独工作者”标签。
赖清德试图用新口号中的“和平”,来强调自己的“务实”,与此同时,又希望借“保台”,维持自己的“台独”立场。从选举角度看,赖清德既希望拿到被蔡英文“抗中保台”搞丢的、渴望两岸和平相处的中间选票,又希望能固守住绿营基本盘。这样的盘算从理论上看,没有太大问题;但它的“死穴”在于,赖清德无法将这一理论变成现实。
赖清德的“和平保台”,翻译过来就是“和平台独”。“台独”已经是大陆的红线了,赖清德还想在“台独”的同时不挨打?这不是痴心妄想是什么?这不是白日做梦是什么?
台湾资深媒体人赵少康在脸书发文质疑赖清德,“台独派”必须老实告诉民众“我主张‘台独’就是准备要上战场”,而且不惜跟大陆打上一仗,而不是一直欺骗选民“我主张‘台独’,但我们不会上战场”、“我主张‘台独’,我们会很和平”、“我主张‘台独’,美国会来救我们”,这些都是在骗人。他痛批赖清德,想“台独”又不敢承认,实在很孬。
有台湾学者在《联合报》发文指出,民进党的两岸“罩门”,既在论述,也有信任问题。不管赖清德多么口若悬河,现实就是年轻人要当兵、两岸还是维持兵凶战危的景况,人民不会相信赖的说法,所谓调整论述终究徒劳无功。有大陆涉台学者指出,从“抗中保台”到“和平保台”,实际上本质是没有变的。
香港中评社文章指出,民进党的“台独”论述和分离活动,是这些年台海情势日趋紧张的根源之一。“台独”意味着战争,已是定论,也是台湾各界的共同认知。民进党在两岸议题上要调整的不只是策略和态度,最重要的是要看两岸论述能否作务实的调整。
归根结底,在两岸议题上,民进党政客的“政治口水”和文字游戏,完全发挥不了任何作用。两岸同胞在看的,是民进党的实际行动。包装“台独”论述、给“台独”换上新皮肤,这些“障眼法”解决不了老问题,只会制造更多新问题。 【来源/海峡之声微信公众号 文/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