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海峡漫话  >> 正文

“抹杀不了,歪曲不了,更推翻不了”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网海外版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九二共识”30周年学术研讨会近日在京举行。参会的学者嘉宾认为,“九二共识”的达成体现了双方搁置争议、求同存异的政治智慧,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基石和“定海神针”——

“抹杀不了,歪曲不了,更推翻不了”

  “尽管‘九二共识’是以口头方式表述达成,但其过程和内容均有明确的文件和文字记录。‘九二共识’已经镌刻在历史上,抹杀不了,歪曲不了,更推翻不了。”研讨会上,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铿锵有力的发言赢得了两岸嘉宾的热烈掌声。

  本次研讨会由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台办承办,以“重温历史、巩固基础、开创未来”为主题。“九二共识”达成亲历者、两岸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会,形成重要共识。

  历史不容否认

  研讨会上,多位“九二共识”达成亲历者回顾了“九二共识”形成的历史经过。

  “‘九二共识’是1992年经台湾海基会和大陆海协会讨论,并以电话、记者会、书面往来的方式达成的共识,这是客观事实。”回忆30年前的情形,台湾海基会原副秘书长李庆平详细介绍了“九二共识”达成的具体细节。

  “‘九二共识’的核心要义是‘海峡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共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在回顾历史时,孙亚夫说,作为亲历者,30年来,“九二共识”经历风雨洗礼,更能感受到当年达成之不易,更能体会到其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之宝贵。

  台湾海基会原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邱进益表示,当时两岸之间围绕达成“九二共识”的书面往来体现了“求同存异、搁置争议”的精神,都强调了对“一个中国”原则的坚持。“我认为这才是‘九二共识’的真正精髓”。

  “两岸是一家人,两岸的事是家里事。从‘九二共识’的形成过程看,两岸中国人完全有智慧有能力解决好自己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杨明杰指出,我们坚持“九二共识”,体现的是对两岸民意的尊重,维护的是两岸同胞的利益,捍卫的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成果。

  成果有目共睹

  “30年来,两岸在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之上,开启协商谈判,推进政党党际交流,建立制度化协商与联系机制,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创各领域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华中师范大学台港澳与东亚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周志怀表示,正是因为有这个政治基础,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国际民航大会等国际组织活动问题才会得到合情合理的安排,才能实现两岸领导人首次会晤、直接对话沟通,使两岸政治互动达到新高度。

  南开大学台湾经济研究所所长曹小衡介绍,1992年以来,两岸经贸往来迅速发展,贸易额从74.1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3283.4亿美元,大陆作为台湾的最大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的第一大来源地,支持了台湾经济稳定发展。“事实证明,两岸关系好,台湾才会好,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才能得到维护和增进。”

  “两岸分隔70多年来,‘九二共识’始终是台湾同胞福祉之所系,迄今无法取代。”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院长赵建民表示,在两岸关系发展的关键时刻,两岸人民应该发挥中华民族的智慧,化解分歧共创双赢,不断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促进同胞心灵契合。

  作用无可替代

  会议中,与会嘉宾一致认为,“九二共识”达成30年来的历史和现实有力地证明:认同“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能和平发展,台湾同胞就能受惠得益;否认“九二共识”,背离一个中国原则,两岸关系就会紧张动荡,损害台湾同胞切身利益。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涉台研究中心主任谢郁表示,30年来,“九二共识”作为两岸互信的政治基础,确保两岸关系行稳致远。锚定,任凭风高浪急,两岸关系都可健康发展。相反,当“九二共识”遭破坏,两岸关系一定跌宕起伏。这在30年来被反复证明。

  “两岸关系越是曲折艰难,‘九二共识’的重要性和宝贵性也愈加突出。”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副院长李振广说,对于台湾社会而言,只有承认“九二共识”的政党、团体、人士,未来才有机会就两岸关系与民族未来开展对话协商,深入交换意见。

  “面向未来,两岸同胞要勠力同心,共同坚持和维护‘九二共识’。”闽南师范大学两岸一家亲研究院执行院长陈丽丽发言时表示,立足新时代,大陆方面会进一步落实落细同等待遇,促进两岸双向融合发展,与台湾同胞携手同心,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记者 柴逸扉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9月07日   第 04 版)

相关新闻
陈士良:“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石

陈士良(资料图)   作者 陈士良 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今年是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30周年。“九二共识”的核心意涵就是两岸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努力谋求国家统一。30年来,“九二共识”不仅对于“台独”分子来说是一面最有效的“照妖镜”,而且是两岸关系和平发...

为什么说“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的定海神针?

8月30日,“九二共识”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8月30日,“九二共识”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多位亲历者回顾了“九二共识”达成的历史过程。当前,民进党当局为了一党之私,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对立,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

重温历史经纬 开创民族未来——“九二共识”30周年学术研讨会掠影

研讨会现场。(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重温历史、巩固基础、开创未来。”8月30日,“九二共识”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九二共识”达成亲历者、两岸专家学者等6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会,与会学者围绕会议主题、议题深入交流研讨,广泛集智聚力,激荡思想火花...

孙亚夫:“九二共识”镌刻在历史上,歪曲不了更推翻不了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8月30日,“九二共识”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孙亚夫出席会议并讲话。他表示,三十年来,“九二共识”经历风雨洗礼,更能感受到当年达成之不易,更能体会到其在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中发挥的...

回顾“九二共识”达成过程 周宁:两岸中国人政治智慧的结晶 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周宁。(中国台湾网 尹赛楠 摄)   “九二共识”30周年学术研讨会8月30日在北京举办。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周宁作为“九二共识”的亲历者回顾达成过程及其意涵,指出“九二共识”是两岸中国人政治智慧的结晶,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共同政治基础。   周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