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两岁男童恩恩今年4月成为台湾第一个儿童确诊新冠死亡案例,对岛内社会造成相当大的震撼。但在近日,事件又演变到参与急救送医的新北市消防局录音文件被曝光,绿营人士借机开始带风向,矛头直指国民党籍的新北市长侯友宜。“恩恩事件”从一起疫情案例,变成了政治事件。
当前“恩恩事件”责任归属细节目前尚待认定,新冠病毒没有政治成分,男童恩恩之死的真相不应也不能由蓝绿叫阵来决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科研室副主任张华接受华广记者采访时指出,“恩恩事件”令人悲痛,却被民进党操弄成为政治事件,不啻于是“在吃小恩恩的人血馒头”。他指出,民进党的目的有两个层面,一是测试侯友宜的政治能量。侯友宜作为台湾22个县市首长中民意支持度最高的一位,民进党对其非常忌惮,担心其发挥“头雁效应”,带领国民党再次在“九合一”选举中战胜民进党;另一方面,民进党同样担心候友宜会不会参选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张华分析说:“所以,民进党抓住‘恩恩’事件猛攻侯友谊,并在有意地测试侯友宜本人应对这类重大的公关事件时表现如何,以及他的团队是不是有能力处理此类危机事件,同时试探侯友宜跟国民党的关系是不是如外界所猜测那样,在协调配合上存在问题。”
第二个层面则在于,民进党要借此机会抹黑侯友宜,希望能够把他从神坛上拉下来,使其失去原有影响力。“但目前看来,侯友宜在‘恩恩’事件上基本能够得到台湾岛内民众的认同。虽然有一部分民众表达了对医疗流程处理的不满,但是对侯友宜的满意度和支持度并没有出现大幅的下滑”。张华说。2022是岛内的“选举”年,当前与“选战”有关的热门人物除了被民进党恶意顶上“风口浪尖”的侯友宜,还有不再固定出席疫情记者会的台湾地区流行疫情指挥中心指挥官陈时中。指挥中心27日表示,当日起陈时中有重大政策才会主持,一周当中也没有固定哪天出席。坊间盛传陈时中7月投入台北市长选举,27日更传出“陈时中竞选总部”已在筹备中,地点位于台北市长安东路。
张华表示,除了苏贞昌脱口而出的“顾选情”,疫情指挥官陈时中落跑,新竹市长林智坚落跑去参选桃园市长等等,都充分体现出民进党标准的政治动物属性。“陈时中作为台湾疫情部门的负责人,他一边开展疫情防治,一边想着参选台北市长,那他现在选择用‘完全躺平’的方式进行抗疫,是不是为了抢在选举之前在台湾实现‘全民免疫’呢?这同样也是为了选举。”张华说。不仅恩恩事件成为“选战”工具,电价调涨据说也有“选战阴谋”。有岛内网友直指,选择在6月份进行涨电价,是因为距离年底选举还有五六个月的时间,届时台湾老百姓可能已经忘记电价调涨这回事,由此可以减少对民进党选情的冲击。在民进党的算计下,岛内的诸多民生事件,都无一幸免和“选举”挂钩。张华表示,尽管选举制度社会中经济民生政策皆与选举挂钩很常见,但在台湾,这种操弄的确“过度”了。“目前主要是调涨用电大户的电价,但最终这些成本也都会转嫁到普通的消费者身上,这种为了选举而进行的操作,最终还是由全民来买单。”
选举是一时的,欺骗愚弄岛内民众也只能是一时的。在饱受疫情之苦的台湾,民进党执政当局接二连三爆出负面新闻和言论,眼中只有政治利益,没有百姓民生,只会使得台湾岛内民众对其负面观感层层累积,民进党终将自食恶果。【来源:华广网 文/展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