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印太事务协调官坎贝尔。(图/美联社)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 美国白宫印太事务协调官坎贝尔明确表态不支持“台独”,印证民进党“头号军师”邱义仁日前谈到“台独”时所说的“美国反对”,不推动“台独”早已是台美之间的默契,台美关系近年看似突飞猛进,但美国面对两岸议题,着眼的仍是美国的利益。
中美关系从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时代就陷入紧张,拜登上台后,中美竞争态势表面上看似愈形激烈,实际上无论是哪一党执政,美国对两岸关系都早已画上“无法跨越的红线”。
值得注意的是,在坎贝尔表态不支持“台独”之前,今年5月26日他在参加斯坦福大学举办的研讨会时就指出,现在中美的主旋律是“激烈竞争”,将依照“战略参数”来推动。看似警告,却也为对方留下余地。
从坎贝尔的谈话可以看出拜登对中政策是以盟国、伙伴与朋友为核心,通过盟国的力量对中国大陆形成压力,台美关系也是其中的一环,除了用来牵制大陆,也是在是强化美国的利益。
就像美国众议院6月30日才刚审议的“鹰法案”,一方面在提升对大陆的竞争力,一方面在促进美国制造业、贸易、与盟国及合作伙伴合作。
反对“台独”一直都是美国政府的政策,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当权都始终不变,1998年7月,克林顿提出“三不政策”,第一条就是“美国不会支持台湾独立”。
2006年4月小布什也明确表示“我国不支持一个独立的台湾”。2016年12月奥巴马卸任前也明白表示,“一直以来,在中国、美国、以及某种程度上与台湾人之间,一直有个协议,就是不要改变现状”。
就连对中态度最强硬的特朗普政府,2017年5月,国防部对国会提出的安全报告里,也提到“美国反对台湾海峡任何一边片面改变现状,并不支持台湾独立”。
无论是蔡英文“维持现状”的两岸政策、台当局外事部门主管吴钊燮去年提到的“不寻求与美国建交”、还是邱义仁的“搞台独除非疯了”,显然台美双方都很清楚,台美关系再怎么“好”,都不能跨过“台独”的红线,就如坎贝尔所说,美国支持的是与台湾地区建立“非正式关系”。
因为无论是经济上的军售、开放美猪美牛、近来TIFA对话中,美方重视的供应链合作,还是军事上用来牵制中国大陆在台海的扩张,都符合美国利益,一旦弄到两岸开战,对美国却是有害无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