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盐董座陈启昱2月1日无预警请辞,绿营内部多认为,陈启昱是非自愿下台。图/台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 二月迄今,台湾已有三名公营事业董事长及总经理宣布请辞,分别是台盐董事长陈启昱、台湾中油集团董事长欧嘉瑞、及台船总经理曾国正。当事人自行宣布请辞,在公营事业是罕见的现象;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新旧人事安排妥当,由上级机关对外宣布交接。可见,这波公营事业高层的“请辞潮”,是操作手法恶劣使当事人心生不满,因而先一步求去。
综合各个相关讯息,这三人请辞显然均非出于“自愿”,而是受到不同政治压力的结果。例如,陈启昱宣布辞职前夕曾被台当局高层“约谈”,当日即自行宣布辞职。欧嘉瑞请辞,则与查德探勘产油成功却因股权转售案遭政风调查有关,另一说则指他与“英系”的前台湾中油工会理事长有嫌隙。至于曾国正辞职,自称“另有生涯规划”,主要则是台船连年亏损及内部人和问题求去。总之,外力介入是这几人主动求去的主因,声称请辞其实是“被请辞”。
放在大政治脉络上看,这几个请辞案都有清晰的轨迹可循。近两年,台当局行政机构负责人苏贞昌对公营事业高层人事接连进行过几波大整肃,其出手快狠,让各界惊呼连连。2019年4月,他上任不满百日,便一举撤换八名公股行库董事长,包括台湾第一金、华南金、彰银、土银皆在其中,全然不顾主管部门(台财政部门)的人事权责。直到现在,外界还在猜测,当时是谁为他下了这盘“指导棋”。
去年,苏贞昌更大剌剌插手更多公营或公股企业人事。诸如,台交通部门旗下的虎航、桃勤、桃机、华储、台湾世曦工程顾问;经济部门旗下的自来水公司、中小信保基金;“农委会”旗下的农业金库。这波异动,固然不乏“整顿”意味,将几家公司治理不上轨道的公营事业主事者换下;但苏贞昌也顺势拔除了桃园帮、新系和涌言会等派系的人马,在民进党内引发不少议论。
为了堵住外界的批评,苏贞昌去年便大发豪语,说“政治人物不要再当公营事业董座”。表面上看,公营事业人事不要拿来酬庸,似乎是高尚且正直的原则,可使公营事业免于沦为派系分赃之猎物。然而,徒有漂亮的口号,并无法使公营事业免于政治蹂躏。以这次请辞的欧嘉瑞和曾国正为例,两人之职务均非来自酬庸,却要承受五花八门的政治压力;一旦有人觊觎其宝座,从旁下点功夫便可将他们挤走。所谓“政治人物不要担任公营事业董座”,根本是空话一句。
国民党时代,公营事业或许存在人事酬庸的现象,却不致完全不问专业背景,任意分封。但民进党执政后,则把人事分封酬庸当成惯例,“沐猴而冠”者比比皆是。且看,国民党时代有不少杰出人才出自公营事业,如孙运璿,脱颖成为经济部门主管,甚至当上行政机构负责人。而今,公营事业已沦为政治人物过路的茶水摊,完全失去培养人才、丰沛财力的意义,盈亏更被抛在脑后。
更糟的是,苏贞昌的态度,几乎把公营事业当成其个人的权力仓库,要拿就拿,要给就给;他何曾思考过这些公营事业的自主性和存在意义?试想,每家公营事业各有不同的主管部门,高层人事异动原本应由各部门首长决定。现在,却是苏贞昌一手包办,全部抓在手里捏着,别人休想过问。这么一个擅权霸道的行政机构负责人,却能喊出“破除酬庸”的虚假口号,真的比制作哏图愚民还方便。
比酬庸更可怕的,是把公营事业当成揽权、斗争的工具,剥夺它们的自主权。从这波请辞潮看,公营事业士气恐怕已到了溃散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