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海峡漫话  >> 正文

蔡英文毁了两岸关系!台湾无法加入RCEP的严重后果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华夏经纬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当局破坏两岸关系,使台湾无法融入区域经济,必然影响台湾经济发展。资料图片来源于大公网

  据大公报报道 “中国(大陆)、日本、韩国、澳洲、新西兰及东盟10国早前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逐渐消除关税壁垒,但台湾却无法加入,日后台湾的机械厂商、工具机、汽配零组件厂商,就完全没有优势与日、韩竞争,东南亚市场也玩完,搞不好就剩下一堆破铜烂铁了。”在台中经营汽车配件的台商阿茂忧心忡忡地表示,台湾未来经济前景堪忧,将导致更多企业出走。两岸学者指出,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体现一中原则的“九二共识”,导致两岸关系恶化,以致台湾不能加入RCEP,无法融入区域经济。

  “区域全面经济夥伴协定”(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15个成员国经济规模高达26万亿美元,占全球GDP三成,整体关税废除率高达91%。对台湾而言,RCEP经济体是重要的经贸夥伴。台湾中华大学讲座教授尹启铭撰文指出,2000年RCEP经济体占台湾外贸出口31%,2010年提升到55%,去年更增至58%。但台湾不能加入RCEP,仍须交较高的关税,增加生产成本,这对台湾经济的打击可想而知。岛内产学界担心面对日、韩厂商的竞争,台湾产品将失去竞争优势。

  台出口将减少620亿元

  国际智库“彼特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研究结果显示,台湾地区未加入RCEP,到2030年时台湾地区的出口值将减少80亿美元(约620亿港元)。其中,石化业、纺织业上游原料、工具机、钢铁等产业因关税劣势将首当其冲受到冲击。

  “从地图上看,RCEP就是‘环台’经济自由贸易圈,台湾现在是一个孤岛,我们是孤岛上的孤儿。”台商阿茂表示,台湾的产业结构和日本、韩国比较像,这次RCEP的签署,不仅中日首次建立直接的自贸区关系,也让中日韩自贸区成型。

  阿茂说,台湾有实力的传统产业陆续已转移到大陆、东南亚等地办厂,而研发基地及一些中小企业则留在岛内。虽然传统产业附加值不高,但能解决就业问题。台湾无缘RCEP,传统产业竞争力将下降,必导致更多厂商离开台湾,没法走的只能关厂倒闭。“中南部将留下一堆失业的制造业人口,形成台湾的铁锈地带。”

  石化纺织竞争力下降

  RCEP对台纺织业的冲击也不容小觑。台湾区织袜工业同业工会理事长、琨蒂丝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平仪表示,“目前台湾大大小小70000多纺织企业中,最多只有两成左右厂商有提高附加值和寻找新客户的能力,其他厂商的资金和技术都不行,将可能倒闭。”

  魏平仪分析,台湾纺织业最强的是面料、布料,以前台湾的布料和面料出口到大陆,在大陆做成成衣再出口其他国家和地区。大陆的生产成本提高后,台商把厂家迁移到越南,越南目前是台湾最大的海外成衣生产基地。现在大陆与越南都在RCEP内,关税降低,最终会降低八、九成,而台湾不在RCEP内,无法享受关税优惠,所以今后台湾出口到越南的面料、布料将比大陆的贵了六成。越南的商家当然选择从大陆进口面料布料了。“根据估算,越南客户从大陆进货与台湾进货相比差价会在至少三成左右,所以对台湾影响很大。”

  魏平仪说,台湾的纺织业最大的依赖是大陆市场和越南市场。即便是已经迁移到越南办厂的台商受到的影响也是一样的。“台商设在东南亚各国的纺织厂,是产业链的末端公司,做成衣部分,布料和面料都是从台湾进口。在RCEP上路后,同样面料,从大陆进口比台湾进口便宜很多,当然选择从大陆进口,所以台湾最强的面料布料就失去竞争力,这是很严重的打击。”

  除了纺织业,台湾石化业界也颇为忧虑。在高雄一家石化公司任高级主管的罗鼎俊向大公报记者表示,RCEP签署,中日韩间关税下降,这对主要销往大陆的台湾石化业影响最大。

  罗鼎俊说,东盟是台湾石化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当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等RCEP成员享有关税优惠、免关税时,对台湾石化业冲击很大。“台湾纺织、钢铁这些产品主要市场在欧美,但石化业主要是东南亚市场,所以影响更大。”

  福建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苏美祥表示,蔡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不仅破坏两岸关系,还“倚美抗中”,提出“平衡且多元”的对外经贸策略,企图与大陆经济“脱钩”,根本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政治操作。台湾对RCEP成员体的出口额占其总出口的比重约70%,由此,台湾未来出口与经济预期陷入悲观在所难免。

  台经济边缘化 整体薪资下降

台湾无法加入区域全面经济夥伴协定,产品竞争力下降。资料图片来源于大公网

  在RCEP经济体中,中国大陆占据要位,经济发展将更受益,而缺席的台湾将面临在亚太地区边缘化的风险及更多竞争的考验。台“行政院”前政务委员朱云鹏及“国发会”前主委林祖嘉预测,RCEP签署后,台湾将长期被拒于各项区域整合之外。两人都认为,RCEP生效后台湾将出现两种效应,一是失业率升高,二是平均薪资停滞或下降。

  针对台当局相关部门鼓励传统产业提高附加值和竞争力来应对RCEP冲击的建议,高雄一家石化公司任高级主管的罗鼎俊认为蔡当局说得容易,相应的投入工作没有十年八年是没有成效的。

  此外,台当局积极争取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声称CPTPP有三分二国家跟RCEP国家重叠,且中国大陆没加入CPTPP,期望以此纾缓RCEP带来的冲击。罗鼎俊认为这是“台当局一厢情愿,画饼而已。”

  罗鼎俊表示,大多数岛内传统产业经营业者都认为,台当局破坏两岸关系,进入目前由日本主导的CPTPP的可能性不高。“换句话说,CPTPP不是台湾的出路,台湾的出路还是要改善两岸关系,才有发展空间。”

  与大陆“脱鈎” 台自损竞争力

  台湾经济的出路在於改善两岸关系,从而融入区域经济。资料图片来源于大公网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勇表示,由于台湾地区不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所以在没有中国大陆默许的情形下,无法与RCEP这些亚太经济体(除新加坡外)签署类似的自贸协定,这将减弱台湾地区产品在这些国家市场的出口竞争力,将对台湾地区本土企业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

  王勇表示,两岸签署ECFA(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今年已满十年,但目前大陆尚未做出终止该协议的决定,因而,台湾地区相较于大陆竞争力较弱的农产品、传统制造业产品在出口至大陆时,仍可以继续享受到大陆的单方面零关税让利,由此,台当局试图推动与大陆经济脱钩,转而试图与美国、日本建立新产业供应链的图谋是不现实的。

  王勇认为,台湾地区应改善两岸关系,在ECFA良好运作的基础上继续加深与大陆的双边互惠经贸自由化合作,由此,在中国大陆的默许下,台湾才有可能逐步推进与亚太主要经济体签订类似RCEP的自贸协定,从而提升台湾地区产品和产业的竞争力,加深台湾地区与亚太地区经济联系和优势互补,以国际外力助推台湾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及可持续发展。

  相关链接

    RCEP全球最大自贸区

  起源

  东盟2011年在缅甸内比都举行第18次经济部长会议,讨论关於“如何与其经济夥伴国共同达成一个综合性的自由贸易协议”议题,产生组建RCEP的草案。东盟在同年11月正式通过RCEP,并於2012年8月成功“组群”。东盟10国、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澳洲和新西兰共16国经济部长同意共同组建区域全面经济夥伴协定(RCEP)

  过程

  16个成员国由2013年5月起展开多次谈判,但一直都未有最终定案。直至2020年11月4日,东盟第35届峰会在泰国曼谷举行期间,东盟发表声明宣布,除印度外,15个RCEP参与国完成谈判

  签署

  RCEP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签署

  成员

  中国、韩国、日本、新西兰、澳洲和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10国。东盟成员国分别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文莱、柬埔寨、印尼、老挝、缅甸、菲律宾和越南

  人口

  自贸区横跨15个国家21亿人口

  规模

  经济规模超过26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约30%,贸易额也占全球约28%

  内容

  RCEP涵盖议题包括货品交易、服务、投资、经济与技术合作、知识产权、竞争与争端解决等。其目的是降低关税,成员国间相互开放市场,用促进投资的方式来帮助新兴经济体赶上全球其他地区

  RCEP冲击台湾产业一览

  塑化产业

  身兼台塑总裁与工业总会理事长的王文渊曾指出,台湾尚未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进步协定(CPTPP),RCEP则完成签署,将不利台湾产业竞争,塑化产业持续面临严峻挑战。

  钢铁产业

  岛内中钢主管认为,中钢现在每年销往中国大陆约70万吨钢品,因两岸间有ECFA,商品享有关税优惠,但当RCEP生效后,恐将影响中钢竞争优势。台湾出口至RCEP成员国产品以碳钢热冷轧、不锈钢、镀面钢卷等产品为主。

  纺织产业

  台湾纺拓会秘书长黄伟基指出,RCEP完成签署对台湾纺织业竞争压力一定会增加。在后疫情时代,纺织厂大者恒大趋势更加明显,小厂要持续生存,必须精进研发能力,才能在市场突围。

  工具机产业

  台湾工具机大厂友嘉集团总裁朱志洋说,台湾并非RCEP签约成员之一,没有享有关税减免优惠。若RCEP签署后韩国享有3%到5%降低关税幅度,台厂还可以因应;但若降低幅度达10%,对台湾工具机业者的冲击就较大。

相关新闻
蔡英文当局强关中天 朱立伦讽“民主寒冬”

图为中天新闻台换照失败,转战网络,订阅数已突破200万。(中国时报资料照)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 民进党蔡英文当局枉顾新闻自由、言论自由,以行政手段关掉中天新闻台。前国民党主席朱立伦引用美国电视剧《权力游戏:冰与火之歌》的经典台词“冬天来了”,讽刺蔡当局独裁且违反...

天价军购+自造武器:蔡英文的野心真不小!

据台媒报道,“美国在台协会”日前公开表示台湾当局是美国军火商的最大客户,2020年对美军购金额高达118亿美元。这数字,连曾为绿营大佬的吕秀莲都看怕了,她发文称,这绝不代表台湾很有钱,而是台湾已处在最危险的战争边缘,台湾不应该成为炮声连连的“军舰岛”。   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吕秀莲称,台立法机构最近通过2021年防务预算共3668亿(新台币,下同),加上新...

李鹏:2021年两岸关系形势仍会复杂严峻

李鹏(中评社 海涵摄) 据中评社报道 12月16日,“两岸关系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学术研讨会暨《两岸关系40年历程(1979—2019)》新书发布会在京举行。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接受记者联合采访时表示,2021年两岸关系形势依然会复杂严峻。两岸关系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台湾民进党当局到底能不能回到“九二共识”这样一个共同政治立场上来、能不能在台湾岛内停...

张亚中:和平应成为两岸关系的主调

台湾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 据中评社报道 著名台湾学者、孙文学校总校长、国民党资深人士张亚中教授受华盛顿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邀请,于12月12日通过视频演讲方式在“华盛顿论坛”作了主题演讲,就中美关系和当前的两岸问题解析形势,与听众分享和讨论观点。由于演讲是在美国大选即将尘埃落定、台湾岛内“台独”势力猖獗、台湾民进党当局“倚美抗中”、台海形势严峻...

杨明杰:如何走出两岸关系“闷”局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杨明杰(中评社 张爽摄) 据中评社报道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所长杨明杰在第七届两岸智库学术论坛闭幕式上表示,今年两岸关系呈现出“闷”的特点,他提出三点建议走出“闷”的局面:第一,不能将两岸关系的发展系于外力,中国人的事必须由我们自己解决;第二,台湾问题不是简单的拖、等待,而应直面未来,直面总目标,也就是国家统一和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