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海峡漫话  >> 正文

5年前的今天,“习马会”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政协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5年前的今天(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进行的自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双方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积极共识,这些共识对推动两岸关系长远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如今“习马会”已经过去整整5年时间,两岸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重温“习马会”的意义,对大陆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和遏制反对“台独”,对台湾岛内蓝绿阵营的政治精英们有哪些启示?

△时任国台办主任张志军主持“习马会”记者会

双方善意累积才让两岸领导人会面水到渠成

10月28日,在国台办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一位台媒记者向发言人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还有几天就是“习马会”5周年,这5年来两岸关系变化很大,请问发言人,未来两岸领导人有没有可能创造一些见面的机会?发言人的回答当然也很干脆,她说:“大家都清楚,2015年11月7日,两岸双方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实现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你觉得现在的气氛合适吗?”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副教授郭振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2015年两岸领导人在新加坡会面,是两岸双方都释放善意的基础上的“水到渠成”。郭振家说,这个善意从回归到从政治智慧角度考虑的话,那就是两岸创造了很多模糊空间,不把很多话说得那么确切,包括马英九说到的“两岸主权不承认,治权不否认”,和大陆对他们所说的“外交休兵”和在岛内说的“一中各表”等并没有给予明确否认,包括马英九当局在两岸交流方面促成的政治的、经济的、文化和人员往来方面的交流给予积极促成,我们大陆都是乐观其成的;另外,马英九的对外基本上是走一个中间路线,确实是“亲美”路线,但又有“和陆”的一面,不是像蔡英文当局一边倒亲美反陆。更主要的是在马英九时期,他和大陆有共同的一个政治基础——坚持“九二共识”和共同反对“台独”,加上他的政策路线对大陆循序渐进释放善意,因此才有了“习马会”的“水到渠成”。

郭振家坦承,因为马英九第二任期在岛内的政治治理上有很多问题,所以他的主要精力没有能够朝着继续推进签订两岸和平协议的方向,这是我们觉得遗憾的。但至少说,国民党在马英九时期,在两岸交流方面是朝着一个正向方向在推进。“而大陆方面的善意,也正如时任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张志军在两岸领导人会面结束后举行的记者会上表示的那样,两岸领导人会面是大陆的一贯主张,大陆此前在多个场合表明了这一态度。2008年以来,两岸在‘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基础上,开辟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取得丰硕成果,为两岸领导人会面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同时,两岸之间还存在一些政治分歧。因此,两岸双方通过沟通,商定会面使用两岸领导人的身份和名义,互称‘先生’。这是在两岸政治分歧尚未彻底解决的情况下,按照一个中国原则作出的务实安排,也体现了双方搁置争议、相互尊重的精神。”郭振家说,张志军原主任的话,同样饱含大陆对马英九当局对台湾同胞的满满善意,而大陆的善意更在马英九是执政时期两岸签订的多个对台让利经贸协议可以体现。

两岸领导人会面为两岸未来解决政治对立和分歧提供一种新的方式和途径

而作为大陆较早主张两岸领导人会面的台湾问题专家之一,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朱松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两岸领导人会面不一定要有什么重大成果,见面本身就是一种突破,见面只要不称官衔,本身就向世界昭示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朱松嶺说,两岸间存在政治分歧没有解决,但是两岸间有一个特殊现象,这就是两岸都各自有一部宪法,而且这两部宪法在主权宣示方面是重叠的,两部宪法在效力上及于对岸,但是在实际管控管辖上其实又是在自己的控制区域内,但对外来讲,又都向全世界昭示着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主权。所以两岸领导人以互称“先生”的见面方式,进一步向世界昭示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

其次,在朱松嶺看来,两岸领导人会面还有一个重要意义,就是为未来两岸解决政治对立和分歧,实现国家统一提供一种新的方式和途径。朱松嶺说,“习马会”时两岸的民众和国际社会基本上都是持正面态度的,这起码表达出老百姓对通过两岸领导人会面的方式,解决国家未来统一问题比较认可,国际社会也认为这是一种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统一的一种方式,起码是一种有益的探索,这样的探索既然开始,有一则有二,正如习近平在“习马会”致辞中提出:两岸领导人见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朱松嶺说,“习马会”体现了两岸领导人极大的魄力与担当,他们的会面搁置了争议、克服了困难,首开两岸领导人会面先河,已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迈出了里程碑的一步,那么无论未来台湾政局如何变化,都已立下了典范。正如马英九在记者会上表示的那样,这是两岸领导人会面常态化的第一步。也正如在2018年11月7日马英九参加“习马会”3周年纪念会时所说,“习马会”为两岸搭建了一座跨海的和平大桥,建立起双方领导人对等尊严当面对话的新模式,也让未来的领导人得以遵循比照,延续和平交流与互利双赢。

没有“九二共识”两岸必会“兵险战危”

“习马会”过去了整整5年,世界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回顾过去5年,两岸关系在发生有很多变化的同时,有很多却并没有变。两岸间变的是,自2016年蔡英文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并以切香肠的方式在“隐性台独”和“柔性台独”道路上越走越远,在中美两国台湾问题的博弈中,蔡英文当局开始做起了“倚美抗中”以达到以武拒统,以武谋“独”的美梦,并一步步将台湾带入“穷兵黩武”,将台海推向“兵险战危”境地。同样,变的方面还有国民党,由于2020年选举失败,新的国民党中央为了选举利益,放弃国民党传统两岸路线,在“九二共识”问题上摇摆,甚至在“立法院”抛出比民进党更激进的“台独”主张。而在过去5年中,两岸间不变的是大陆对台大政方针没有因为岛内政党轮替而变,对“习马会”取得的共识的积极落实,推进国家统一的步伐,对反对、遏制“台独”等都没有变。

为了兑现“习马会”达成的“为两岸青年学习、就业、创业、交流提供更多机遇、创造更好条件”共识,自2018年以来,大陆先后出台惠台“31条”和“26条”,各地也相继出台各种配套的落实细则,真正落实了来大陆发展的台胞台企享受到与大陆居民和企业同等待遇。对于重温“习马会”的意义和对未来两岸关系的影响,朱松嶺认为,其实“习马会”达成的最大共识是“重申基础、亮明底线”,即以两岸最高领导人会面方式,宣示把“九二共识”和共同反对“台独”作为未来两岸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这无疑是为台湾划定了底线。也正如习近平在与马英九会面时说,两岸关系能够实现和平发展,关键在于双方确立了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的共同政治基础。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这无疑为未来两岸关系“立下一根铁桩”:台湾任何政党都不要触碰“台独”这根底线。郭振家表示,“习马会”在新加坡举行,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提升了“九二共识”的国际能见度,还实际上提升了“九二共识”的神圣性和不可动摇性,这样就更加主动地掌握了两岸关系的议题设置权、话语主导权和规则制定权,可以将民进党暧昧不清的“维持现状”立场逼入死角,这对于两岸路线动摇的国民党也是一个反衬。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唐永红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马会”向马英九之后的执政者明确传达了只有坚持“九二共识”才能维持两岸现状,否则,不仅难以维持两岸和平稳定现状,而且可能“地动山摇”,台海地区就会面临“兵险战危”。


记者:高杨

相关新闻
五年过去了,为什么要回顾“习马会”?

2015年11月3日深夜,一则即时消息迅速被推送为全球各地新闻头条:对峙66年后,海峡两岸领导人将于新加坡会面。4天后,这一历史性的握手在世人瞩目下举行,既深嵌于两岸关系进程中,更牵动5年后的今天及未来的台海乃至于亚太局势发展。 在这之前,国共领导人2005年于北京实现“胡连...

记者手记 | 回首“习马会”——写在习马会五周年之际

跨越66年的握手,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晤——习马会于2015年的11月7日登场,创造了两岸的历史,作为当时赴现场采访报道的记者,回想当时的场景,仍然心潮澎湃。   关键词一:喜出望外   “习马会”的消息最初见诸媒体是在2015年的11月3日晚上,台媒先透露了消息,随后当晚马办证...

回顾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 亲历者这样说

‍‍‍‍‍‍‍‍‍‍‍‍ 2015年11月7日下午3时 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见大厅 两岸领导人举行了历史性的会晤 就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 这也是1949年以来的首次 在数百名中外媒体记者的瞩目下,在响成一片的快门声中,习近平和马英九相向而行,握手致意。双方握手长达80...

两岸嘉宾:举办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五周年座谈会意义重大

6日上午,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5周年座谈会在京举办。与会的专家学者认为,今天大陆举办这样的一个座谈会,对于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意义重大。 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李鹏指出,两岸领导人历史性会晤的意义,要从民族复兴、国家统一的高度来看待,其影响是非常长远的。这场座谈会...

“习马会”带给两岸关系的重大启示

5年前的11月7日,举世瞩目的“习马会”在新加坡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与时任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实现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度会晤。这一历史性突破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开辟出广阔前景。但2016年岛内政局发生重大变化,民进党当局再次上台后拒不承认“九二共识”,一系列倒行逆施造成两岸关系急转直下,岛内分裂势力与外部干涉势力的挑衅将两岸关系推向危险境地。 在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