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播出“台谍案”,第二集主角为郑宇钦。(图片来源:《焦点访谈》截图)
据大华网络报报道 国家安全部门近期破获数百起的“台湾间谍”案,并从10月11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目中,陆续让“台谍”现身说法。大陆向两岸民众展示了反“台独”绝非“光说不练”。
这些“台谍”除了李孟居“是台独势力干预香港事务的典型案例。”外,其他三人则是为台湾的情报机关搜集机密数据或发展组织,且通常是借着学术交流的机会来执行任务,并收取金额其实并不算高的报酬。因此,除了李孟居是为自己政治利益考虑,自发性成为“台谍”外,其他三人都有收受台湾情报机关的“工作费”或“报酬”。
值得注意者是,尽管有人或许指称郑宇钦、蔡金树和施正屏在政治立场“偏蓝”或“亲中”,但他们遭被指控为“台谍”而关押或判刑的共同原因,则都是接受民进党当局的情报部门指示搜集情资或发展组织。也因此,他们和李孟居相同,都被视为属于“台独势力”的“台谍”,当属更为精确。
在民进党“执政”的时期,因其政策不断向“一边一国”、“两国论”或“实质台独”的方向推进,两岸官方间不仅断绝沟通的渠道,甚至还陷入了敌对的态势。在此情形下,两岸彼此充满着敌意,因而是否构成间谍罪的重点,往往不在于情报是否真具有机密或价值,而为是否确实有为“台独势力”搜集情资的行为。
事实上,国民党“执政”时代两岸双方拥有政治互信的共识基础,彼此间也未将对方视为敌人,甚至还建立了常态性的沟通渠道,因而即使同样为情报单位搜集了数据,但被视为机密或涉及国家安全情报者,势必范围也有所限缩。因此,看待最近公开的“台谍”案,要看的重点是反映了当下两岸的时空环境,那就是大陆对台湾已展开反分裂国家斗争的序曲。 (作者桂宏诚,民主文教基金会执行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