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伟。图源:台湾中时
台湾中时刊载民意代表办公室主任黄世安撰写的文章说,民进党“立委”何志伟一席莱猪总量管制说,被同志私下骂是“死小孩”,意外掀开民进党内部开放莱猪的压力锅。身为区域“立委”,何志伟反映选区民意,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就在民进党开放莱猪的昨非今是,已成为被蔡英文集体绑架的从政党员的沉重包袱。何志伟的总量管制说不但给想跳船的“立委”一盏明灯、一个破口外,更逼迫其他从政党员必须为开放莱猪一事表态,再也无法回避。也难怪民进党、蔡办、台行政当局从上到下,不但错愕,更是尴尬。
由于台湾地区领导人有任期限制,但民意代表没有。因此,就区域“立委”而言,唯有不断连任才是政治上的硬道理。而陈水扁、马英九的历史也都告诉这些政治老球皮,被第二任期的台湾地区领导人用政治权威绑架,换来的多半是被选民淘汰的下场。所以说,就民进党高层来说,何志伟的一席话并不是单纯反映选区民意那么简单,而是何志伟触动了国、民两党已快被遗忘的政治海啸记忆。
为何莱猪党内第一枪是由都会选区的“立委”发难,而不是养猪业重镇的农业选区“立委”?原因很简单,此次“反莱猪运动”已从过去由猪农等利益相关人主导,转变成不特定的利害相关人所主导。反对的理由也从产业面,全数转移到食品安全面向。多数台湾人其实并不反对蔡当局开放岛外猪肉进口,而是对于食安管控有所疑虑,担心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进过去民进党所宣传的含瘦肉精毒猪。因此。反对蔡当局开放莱猪俨然已成为最新的“公民不服从运动”。
蔡当局“农委会”运用百亿元的养猪产业升级基金的确有效化解了“反莱猪运动”中的“冲组”反弹,但对于普罗大众,蔡当局行政部门始终无法化解食安的疑虑与解释如今开放的理由。蔡英文用“时空环境改变”一语带过,但连“农委会”都宣称莱猪在美国本土的畜养率都降至两成,何以台湾还必须被迫开放与美国产业趋势相反的莱猪?
除此之外,就食安标准而言,姑且不论瘦肉精零检出是不是民进党的永久标准,但何以排除内脏、开放前赴美查厂、居家式托育场所禁用瘦肉精肉品等。这些基本的食安问题,蔡当局为何都不愿意妥协?
当年国民党“立委”处理美牛议题时,被民进党大肆利用点名的方式,承受不少选区的压力。如今,国民党在莱猪的议题上也如法炮制,让“立委”直接面对民意。几位民进党过去反瘦肉精的指标“立委”在几次表决中都恰巧不在场,即可证明民进党内部对于是否开放莱猪,仍有不同意见。未来随着开放时程逼近,若是蔡当局行政团队坚持不调整莱猪开放政策,相信民进党内的“何志伟们”压力会越来越大,跳船的可能性也大为增加。毕竟,政治海啸的殷鉴不远,没有必要将自己的政治前途跟不连任的蔡英文一起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