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时电子报快评说,过去民进党“在野”时,从食安与猪农权益角度,高喊“反毒牛”、“零检出”口号;如今“执政”,选择从经贸角度,强调决策必要性。这两种切入点都对,问题是,比起人民的健康,此刻台湾非开放不可的理由为何?蔡当局有责任把前后不一的原因说清楚,否则将难以摆脱“双标党”骂名。
蔡英文说,开放美猪、美牛将为台湾打开活路,走向世界新舞台,符合台湾总体战略目标。基于台湾经济利益,此举若真能消除经贸壁垒,相信多数人对这项议题也不至于会是铁板一块。
只是,从政策宣布的那刻起,蔡办、行政当局、民进党面对反弹声浪,都只想谈经济,对健康疑虑是轻描淡写。对比当年马当局与美签订“扩大美牛进口议定书”,蔡英文以降的民进党要员,均以拒绝牺牲台湾人健康、践踏畜牧业为由要求零检出,与现在的立场明显两极。
既然如此,当同样一批民进党人,做出明显违逆当年立场的决策时,必然得面对舆论质疑为何当初反对,现在支持?当年“捍卫到底”的食安与猪农权益,现在难道不重要了吗?为何当初坚持零检出,现在可以有容许值?更重要的是,开放瘦肉精肉品为台湾带来的经贸利益,真值得民众拿健康风险去换吗?以及,国际情势是否已让台湾非做这个决定不可?
当家方知持家难,民进党从“在野”变“执政”,本来就该换位思考;尤其,美猪、美牛的开放与否,不是非黑即白的单选题,当初反对,不代表现在就不能支持。
重点是,民进党必须将立场改变的原因及目的说清楚,不能只用一句“经济利益”,就期待当年跟着你反瘦肉精的民众突然转向。否则,除了铁杆支持者,相信多数人都很难接受蔡当局现在这套“吃瘦肉精能救台湾”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