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蔡英文以“天然独”命名台湾青年人的时候,是胸有成竹的。这个伪命题,现在他们自己都没信心了,以至于陆委会郑重其事丢出懒人包、生造所谓“赴陆求学”8种可怕场景。
昨天(8日)关于“赴陆就学你不能不知道的8件事”的贴文,是多年来民进党丑化大陆惯性的又一次发作。所谓“毕业后谋职不如想象中容易”“疫情资讯不透明危及健康安全”“部分院校系所学历返台无法被采认”“转赴欧美深造较以往困难”“校园及日常生活受监控情形严重”等等,是不是听起来都很耳熟?
说起来,岛内高中毕业生申请大陆院校的风潮,2年前就已经引起民进党的不适。2018年5月,台北建中校长徐建国、桃园武陵高中校长林清波等台湾明星高中校长遭到当局情治单位“关切”,只因他们为毕业生申请大陆大学撰写推荐信。但是,受到惊吓的校长们很不服气。林清波说,人才拔河是趋势,不少家长希望小孩去大陆、宁可放弃台湾名校,隔年人数还会更多。而后来的事实也果然如此。
2018年6月,大批台湾学生于广州中山大学排队等待面试
作为“天然独”的定义者和标签批发商,民进党当然对于台湾最会读书的小孩往哪里发展特别在意。2年后,由陆委会再度出手、制造赴陆求学的恐慌心理,显现民进党对于优秀学子西进大陆依旧无解。其实,这些年民进党和它的支持者给大陆抹的黑、造的谣,台湾的家长、毕业生怎么会不知道。但事关孩子的前途,每个家庭都会用心收集资讯、比对真假,他们才是真正的“用脚投票”。
而台湾真正的问题,是无论高校水准或就业市场,都已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人口老化、高校教育供过于求等老调重弹,都不是根本,关键是在于经济衰退,更不用说如今民粹政治还正压抑着台湾校园的氛围。在学子和家长眼里,台湾已经是“三没有”状态——没有机会、没有未来、没有资源。
经济发展、高校水准、学生素质环环相扣,当民进党无视现实、带领台湾走进一个“在一切领域去中、反中”的恶性循环,那么任何一个问题都不可能被单独解决。方向错了,越是用力,越是忙乱。这个政党正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一刻不停地耗损台湾过去几十年累积的社会财富,犹如饮鸩止渴一般。
所以,陆委会今天为惊吓台生丢出的八件事,其实只说明了一件事,那就是民进党的无助与慌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