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反送中”冲突事件未见止息,甚至成为民进党在台湾操作“反中牌”的政治筹码,企图借此营造有利于蔡英文赢得明年“大选”的氛围。然而,香港“众志党”秘书长黄之锋呼吁台湾订定“难民法”,却让民进党耍弄权谋,原形毕露。
香港“反送中”冲突事件发生一开始,曾接触“太阳花运动”的部分台湾学生,在台湾媒体尚未投入大量人力报导此事之前,即搭机前往香港几个重要的冲突地点,用手机或摄影机报导相关画面,提供给台湾媒体使用,并放在网络上供大众阅览。
这些画面并不符合新闻报导中两面俱陈、是非皆说的标准,却由于即时供应,方便取得,成为台湾媒体报导的基调,就算是随后派人赴港采访,也多半只会跟着现场画面走,进而引导台湾民众对此事的认知与了解。
民进党认为,在台湾民众未能得知全貌的情形下,香港“反送中”冲突事件不啻是大好时机,不仅可以借此批判“一国两制”彻底失败,同时也能挑拨台湾民众对大陆的情绪,让大家陷入忧虑、恐惧的情境中,便于政治操弄。
也因此,包括蔡英文在内的民进党党政高层,一方面抨击大陆、港府对冲突事件的处置失当,二方面污蔑国民党不敢对此事公开表态,三方面则对香港反对派表达支持、同情之意,企图达到所谓“一石三鸟”的目的。
一般认为,香港反对人士于立法会议的冲撞,乃至在街头与警察周旋的手法,与民进党与国民党抗争的样态十分相似。这些,恐来自于香港反对人士与民进党交流过程中,对反对运动的发起、扩张及巩固,有了许多非常深入的取经机会。
问题是,民进党支持香港反对人士的用意,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出于民主理念,还是基于权谋盘算?当黄之锋呼吁台湾应立“难民法”后,民进党从“行政院院长”苏贞昌,到“立院”党团书记长李俊俋的反应,可让人看清楚了问题的答案。
苏贞昌给黄之锋一个软钉子碰,宣称相关法律、机制都非常完备,都可以来运作。
李俊俋则坦言,难民的定义、人数、身分恐要厘清,若涉及暴力滋扰者,又当如何处理,甚至若借此玩弄“木马屠城计”,必须充分讨论、形成共识后再说。
由此可知,民进党只想利用冲突事件对该党选情做最有利的发挥。换句话说,黄之锋抛出“难民法”的议题,等于是一个政治凹凸镜,揭穿了民进党对香港冲突事件的真实面目,也映照了香港反对人士援引外力介入此事的本来用意,实际破坏“一国两制”的人不是别人,就是这些政治人物。 (作者司马正翔,台湾资深媒体人)
来源:大华网络报(www.cntimes.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