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海峡漫话  >> 正文

西方霸权勾连“台独”长期洗脑台湾民众,两岸正义之士如何破招?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台湾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第七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日前在京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华艺广播公司和中国互联网协会海峡两岸互联网交流委员会主办,从2013年至今已经走过7个年头。7年来,保持着一年一届的节奏,有条不紊地推动着两岸文化交流前行。今年,两岸间学界、文化界、传媒界大咖云集京城,为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与两岸经济社会融合发展贡献两岸智慧。

  有道是“国脉文脉相牵,国运文运相连”。众所周知,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根”和“魂”,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但最近几年,中华文化的传承却在台湾遭遇到强劲的历史逆流,“台独”势力“去中国化”行径日益猖獗,特别是以教科书“独害”下一代尤其令人揪心。不仅如此,岛内部分媒体上,甚至充斥着“大陆人吃不起茶叶蛋,吃不起榨菜”这类荒诞言论。会散布如此论调,要么是缺乏常识,要么就是刻意歪曲,为了服务特定政治立场,故意编造谣言。不过话说回来,这也是民进党当局惯用的伎俩。为了选举,他们可以无中生有地捏造出所谓的“红色媒体”,再通过“修法”等手段威胁打压。他们不仅阻止台湾民众赴大陆交流,还变本加厉地限制岛内媒体对大陆的客观报道。

  因而,在两岸关系面临严峻挑战、中华文化遭受“台独”冲击与破坏的大背景下,第七届中华文化发展论坛的举办可谓意义重大,恰逢其时。

  本届论坛以“网络文化与媒体传播”为主题。如今,“互联网+媒体”所打造的网络平台,是我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互联网已经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了,即使想躲也躲不掉。而媒体就是网络文化最主要的生产力之一,两岸媒体人的网络文化角色非常重要,可以说关系到海峡两岸的前途命运。是以,媒体人和互联网要为两岸民众提供怎样的精神食粮,要将两岸的舆论风向带往何方,就显得至为重要。

  回顾两岸关系40年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一次次看到媒体在两岸关系重大事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远的不说,就看近几年“周子瑜事件”“刘乐妍风波”“九二面包风波”,以及最近的“饮料店风波”,一次次被有心人士利用来“火中取栗”,最后由全民买单。不得不说,在海峡两岸特别是台湾岛内,看热闹、起哄者确实大有人在。但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普通民众未必有能力和时间听你媒体发表“理性长篇大论”。特别是在台湾岛内,名嘴、政客时不时跑出来“带风向”。对受众而言,更多的煽动言论、耸动新闻正等着他们呢。但问题是,两岸关系深层次的复杂问题却不能情绪化对待,过度简化的处理必然带来严重的后果。两岸关系好不容易取得的进展,却可能经不起一个网络事件的打击。所以,这就需要海峡两岸的媒体、媒体人,都能肩负、恪守起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追求业绩面前也摸摸自己的社会良心。

  除了恪守责任,两岸媒体也要共同面对严峻的挑战。当前网络技术、网络文化飞速发展,这加速了两岸乃至世界各地间的信息传播,但这样的背景下,西方霸权主义利用其信息技术优势,也在加大自身文化的倾销,扭曲两岸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弱化甚至改变其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特别是民进党当局随美起舞、依美抗陆,大肆推行去中国化的文化“台独”,强力收缩两岸各项文化交流,使中华文化在台湾的发展甚至是生存面临严峻挑战。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西方话霸权与岛内文化“台独”串通勾连、横行肆虐之时,本次论坛嘉宾引用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名言告诉与会人士:媒体一直是开风气之先,领航社会前进的风向标。两岸媒体尽管有意识形态的差别,有办媒体理念的差异,但在促进社会进步,坚守中华文化价值上应该是相通的。特别是中华文化价值面临挑战与冲击的当下,如何挺身面对,这是两岸媒体共同的责任。

  面对台湾社会舆论长期受到“反中”、“恐中”、“去中”、西方价值观、以及“台独”意识形态毒害的情况,我们亟需将台湾民众从这种长期的洗脑中解救出来。为此,有与会者开出药方,认为必须从根本上破解西方和“台独”的话语霸权。具体怎么做呢?简而言之两句话:“以西方破西方”,“以东方立东方”。如今,在美国、欧洲,很多学者、有识之士都已经看到西方体质的衰弱,看到中国道路所取得的成就。两岸媒体可以引用这些观点,从而破除西方的话语霸权,“以西方破西方”。反过来,大陆改革开放40多年已取得高度成就,媒体可以讲事实、引数据、论法理,将事实摆在公众面前,“以东方立东方”。

  此外,两岸媒体也应共同传承中华文化,坚持不懈开展两岸文化交流合作,并坚定文化自信。与会专家指出,中华民族所共有的中华文化,是最厚重、最广博、最深邃的文明。一个台湾同胞只要深爱中华文化,就没有道理、没有可能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如何用互联网新媒体传播的方法,传播中华文化和当代中国之美,让更多台湾同胞爱上中华文化,以身为中国人为荣,这是两岸文化界媒体人需要共同努力的任务。

  除了两岸媒体需要肩负的责任、任务。作为网络时代的普通公民,我们每个人也有相应的责任、义务。毕竟,互联网时代人人都是自媒体。作为普通个体,我们不可能决定各种媒体的传播取向,以及网络上的舆情风向,但至少可以选择信什么、不信什么;传播什么、不传播什么;弘扬什么、抵制什么。自媒体时代人人都需要“自律”,“自律”方能成为个体公民贡献中国梦的“最美旋律”,这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的责任担当。

  曾有研究两岸关系30多年的资深专家指出,比较大陆与台湾地区的发展历程,大陆这40多年的迅猛发展,成功的秘诀就是安定团结;而盲目追求被扭曲的“民主、自由”,则恰是台湾地区相对衰败的根源。过度强调局部和个人需要,缺乏整体和国家的意识,这样的社会是不会有希望的。不只如此,台湾政坛的某位大佬也曾说过:要想搞垮中国大陆,不需要千军万马,只要把台湾的选举和所谓的“新闻自由”搬过去就好,三个月就乱了!如今,台湾已经被搞乱,近期香港发生的事情背景也不单纯。有鉴于此,我们绝不允许任何势力把大陆搞乱,尤其不能把人心搞乱。

  值此时刻,两岸媒体乃至社会大众,都有义务捍卫我们共同的家园,以“中华文化”与“心灵契合”展现“护国的力量”。怀“护国之心”、担“民族道义”,为家园的祥和安宁、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贡献自己的正能量!

相关新闻
百岁抗日老兵:不能拿2300万台湾民众,当作“台独国父梦”的豪赌资本

本月8日是郝柏村的百岁寿诞。当天,历时10年、由他撰写的25万字《郝柏村回忆录》在台北发布。囿于身体状况,郝柏村本人没有出席,但主办方仍在现场为老人准备生日蛋糕。其子、台北市前市长郝龙斌,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等蓝营大佬出席。 已入期颐之年的郝柏村一生传奇,经历过抗...

谁说民进党代表台湾民众?它只是个分赃的利益集团而已

在去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中,民进党在号称“民主圣地”的宜兰县失利。有台湾朋友告诉我,国民党能翻转宜兰,第一助选员应该是民进党籍代县长陈金德。 陈金德曾是陈菊任高雄市长时的环保局长、副市长。2016年民进党全面执政后,在陈菊的推荐下,北上台北任高薪的台湾中油董事长。然而,时运不济,任职仅11个月就因为全台大停电而辞职下台。 不过,陈金德是民进党...

“下架民进党”为何成为台湾民众的共识?

“下架民进党”为何成为台湾民众的共识?(图片来源:台湾“中时电子报”)   台湾“大华网络报”6日发表台湾的大学教授艾中桦评论文章,指出2018年底的“九合一”选举,当时最大的党是“讨厌民进党”,成为全民的共识。同样地,2020年大选与“立委”选举,“下架民进党”似亦逐...

台湾民众为何如此痴迷棒球,让韩国瑜都忍不住提及?

上月28日,在被正式被提名为中国国民党参选人后,韩国瑜在致辞中提到,上世纪60年代末,从农村到眷村,“我们守着小小的黑白电视机,看着远在美国威廉波特的棒球赛,默默地为台湾子弟加油。” 韩国瑜一语道尽当年的关键词:黑白电视机、威廉波特、棒球……瞬间勾起很多人的回忆。因为,在1968年台湾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件。 红叶少棒队竟然夺冠 那一年,台东的红叶...

两岸专家就“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建言献策

新华社南宁7月31日电(记者查文晔 潘强)正在广西南宁举行的第28届海峡两岸关系学术研讨会上,两岸专家围绕“一国两制”台湾方案进行探讨,就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建议。   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副所长朱卫东认为,探讨“两制”台湾方案要集思广益,但绝不能违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原则。虽然目前蔡英文当局极力“反中拒统”、拒绝两岸和谈,但这种逆时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