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海峡漫话  >> 正文

汪毅夫:日本降伏,台湾光复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台湾网 汪毅夫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图一:日本天皇宣读《终战诏书》。(作者供图)   

  1945年8月15日中午,“日本放送协会”(NHK)播音员和田信贤向听众发出准点播报“玉音放送”(即天皇广播讲话)报告后,放送了日本昭和天皇裕仁先于8月14日宣读录制的《大东亚战争终结/诏书》(简称《终战诏书》)。台湾放送协会下属的台北、台南、台中、嘉义、花莲5个放送局同时转播。

  《终战诏书》是由日本首相铃木贯太郎主持,内阁书记官长迫水久常、汉学家川田瑞穗、大东亚省顾问安冈正笃等共同执笔起草的。为开脱日本天皇的战争罪责和天皇制的危机,也出于拒不深刻反省悔罪的态度,《终战诏书》预设伏笔、套路满满。

  当然,《终战诏书》毕竟宣布“接受联合公告(按,指美、英、中、苏四国联合的《波茨坦公告》)”、承认“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他国之领土”的战争罪行。同日,日本天皇在“御前会议”宣读了《终战诏书》(图一、图二);日本《朝日新闻(图三)》、台湾《台湾新报》(图四)报道了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消息并刊登其《终战诏书》。

  投降的日语对应词是降伏,“日本降伏”的消息在台湾传开后,万民狂欢。1945年10月18日《台湾新报》载文《高山兄弟欢天喜地》记:台湾内山的少数民族住民“听到日本降伏之喜讯,也同我兄弟一样,手舞足跳。他们极喜欢,切实要做中华民族”。在日语里,降伏同光复是同音的。“日本降伏,台湾光复”一时成为流行语。1945年10月25日,台中地区举行庆祝台湾光复大会,大会主席说:“今朝举行在台日军之降伏式,典礼隆重,意义渊深。台湾光复,于是名实双备”。

  附带言之,当年从广播里听到天皇声音的人都说听到的是“沙哑的玉音”,沙哑应是播音效果的问题。2015年8月15日我们听到日本重新播放的《终战诏书》,日本天皇虽非深刻反省悔罪,还是认罪降伏,声音并不沙哑。(作者汪毅夫系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

 

图二:日本天皇在御前会议宣读《终战诏书》。(作者供图)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汪毅夫:学蒋渭水先生,“发上等愿”

【两岸快评第116期】 蒋渭水后人赠本文作者的两枚“蒋渭水先生流通纪念币”。(图片由汪毅夫提供)   今年8月5日是蒋渭水先生逝世88周年纪念日。   蒋渭水(1891—1931),台湾宜兰人,台湾文化协会、台湾民众党的创办人和领导者,一生致力于反抗日据当局的爱国运动。1924年,...

汪毅夫:台湾问题的历史视角

汪毅夫。中国台湾网资料图 鲁迅翁尝谓:一部《红楼梦》“单是命意,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从各种历史(断代史如中国近代史,专门史如战争史、民众史、日据时期台湾史等)的视角看台湾...

汪毅夫:“日据”台湾当局与“去中国化”

香港中评社近日发表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讲座教授汪毅夫的评论文章说,1895年,日人“入据”台湾,台湾史上的“日据”时期从此开始。可以肯定地说,“日据台湾当局”(以下简称“日据当局”)推行的“内地化”、“日本化”、“皇民化”就是“去中国化”;同时又必须肯定地说,“日据当局”推行的皇民化运动始于1937年,但它推行“去中国化”从189...

汪毅夫:有信心看到国家统一的那一天

(两岸40年)汪毅夫:有信心看到国家统一的那一天   中新社北京1月2日电 (记者 郑巧)“我虽已告老退休,但有责任继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也有信心看到国家统一的那一天”,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全国台联原会长汪毅夫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感性表示。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当天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

台湾各界纪念光复73周年 呼吁唤起民族精神反对“台独”

新华社台北10月25日电(记者 刘欢 吴济海)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73周年纪念日,岛内各界举办一系列活动,纪念中华民族历史上这一来之不易的胜利,呼吁唤起民族精神反对“台独”和“去中国化”。   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台师大东亚系退休教授潘朝阳、嘉义大学应用历史学系教授吴昆财等当天发起“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希望推动历史“自己救、自己写、自己教”,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