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两岸交流来说,宗教交流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甚至有“(两岸)三通未通,宗教先通”的说法,点明了宗教在突破政治藩篱方面曾起到的作用。在海峡横隔年代,台湾民众勇于到大陆祖庙进香,开启了两岸蓬勃交流的新时期。自那时起,两岸民间交流就成为两岸交流的重要形式和关键组成。在民进党大肆渲染“红色渗透”、“大陆威胁”的情况下,原本单纯的宗教交流也被故意“抹红”。
台中市南天宫主任委员吴光雄就指出,两岸宗教交流对两岸人民都有利,能促成社会安宁,不能用偏差的政治角度诠释。他同时认为,不会因为有人扣“统战”的帽子,就减少跟大陆的交流,越困难越要努力。理由在于,宗教交流是光明正大,是弘扬正道,不是政治算计。
吴光雄隔空喊话民进党,透过民间交流,增强两岸相互了解,自然就会有一个和平的时光,这是两岸宗教交流最主要的目的。他同时希望,台湾领导人要重视宗教信仰,不要有任何的政治联想。
相对而言,台湾的佛教、道教与国民党交好,天主教与民进党关系匪浅,在批判民进党污名化两岸交流和宗教活动时却站在了一起,足见此举多么天怒人怨。实际上,民进党上台以来所推动的“同婚法案”、“灭香”等议题早已得罪宗教界,此时污名化两岸交流活动不过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民进党内主流是支持“同性婚姻”的,但其选民大多反对。站在宗教的立场上,大多持反对至少是不支持的态度,尽管有些宗教团体并未公开表达不满,但恶感已生。以“安定力量”、“信心希望联盟”为代表的亲宗教系统的小政党多次出面反对“同婚”,也可以视作宗教系统观点的表达。
“封炉灭香”一事更多是针对传统中国的道教和佛教,由民进党当局的环保部门发起,理由是减少大气污染,最后酿成98间庙宇的80多尊神明上街头“维权”,终于让蔡英文方面妥协。民进党的解释除了是外界将“减香”理解为“灭香”外,还将祸水引向大陆,宣称是大陆“网络部队”造谣。
2017年7月23日,5万人“反灭香大游行”在凯达格兰大道登场。
不断引发宗教团体反弹,不断污名化大陆在两岸交流和宗教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这就是民进党。
有趣的是,相对于民进党近期向宗教系统开火,国民党温情靠向宗教力量。获得国民党正式提名的韩国瑜首场造势活动将在桃园上演,市议长邱奕胜在跟韩国瑜阵营沟通之后,基本确定将会前往宫庙祈福,传出有十多家香火旺盛的宫庙有意争取。根据26日的消息,初步确定韩国瑜在桃园将会拜访至少10家庙宇,行程也定为“寺庙祈福之旅”,而没有大型造势活动。国民党此刻释放此种讯息,敲打民进党、拉拢宗教团体的意味很明显。
在“民国党”并入“国政联盟”后,一般认为,宗教系统走上政治前台,将会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是台湾蓝绿政党都需要重视的势力。谁的举动更能得人心?很明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