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台湾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湖南省岳阳市举行。(中国台湾网 李杰 摄)
中国台湾网5月24日岳阳讯(记者 李杰)全国台湾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22日在湖南省岳阳市举行。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仇开明作主题发言时指出,唤起台湾民众参与民族复兴需要实现三个“超越”。
仇开明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深入分析了台湾问题和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大势,指出两岸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讲话突出揭示了国家统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联系,指出“广大台湾同胞要认真思考台湾在民族复兴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台湾同胞不是民族复兴袖手旁观的局外人,而是积极参与者、共同实践者、成果分享者。这既解决了新时代推进统一进程的动力问题,也回答了充分体现台湾民众在统一进程和方案中的主体地位这一本质特征。故而,深刻把握和分析台湾同胞参与复兴的需求与特点,对于调动和唤起台湾民众的热情和积极性,实现包括国家完全统一在内的民族复兴伟大事业,都至关重要。
一、台湾民众正日益成为推进两岸关系进程的主导力量
近些年来,两岸关系出现了新的鲜明特征,就是随着大陆经济长足发展,综合实力持续攀升,两岸经济实力落差显著扩大,大陆日益成为推进两岸关系的主动一方,决定力和影响力都大大增强。台湾当局两岸政策日渐保守化、退守而不是进取。特别是民进党当局刻意打压和限制台湾民众参与两岸关系及融合发展的空间,频频遭致民众反弹,承受着日益强烈的民意压力。
形成以上趋势的深层原因是:以民进党为代表的“台独”政治势力,罔顾台湾民众根本利益,煽动“仇中抗中”和社会政治对立,导致社会分裂和内耗加剧,造成台湾政治失能和社会离心倾向,连带影响经济发展动能和公共资源产出。经济发展迟缓、财政收入增长缓慢、非生产性支出比例上升,都严重制约了台行政当局分配资源、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另一方面,大陆对台湾民众张开双臂,热忱欢迎台湾同胞参与融合发展,给予台湾同胞在大陆工作、生活相关同等待遇,让台湾同胞充分分享大陆改革开放进步成果。台湾民众更加关注大陆发展机会,台湾民众青年社会力量更多成为两岸和平发展的支持力量,而不是台湾当局意识形态的尾巴。台湾民众对两岸关系发展和美好生活的向往日益成为两岸融合发展的主轴,成为参与并引领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因为台湾民众的充分参与,才使两岸关系走深走实,才使融合发展日益丰满,才使民族复兴伟大目标与台湾民众发展和尊严更加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二、台湾民众对大陆仍抱持期待而疑虑的多重矛盾心态
台湾民众已经成为影响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这一力量要充分释放、充分发挥仍然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阻碍。这方面主要是依靠大陆方面在落实同等待遇方面更加到位、充分,真正让台湾同胞有参与感、获得感、成就感、自豪感,并形成对民进党当局钳制两岸关系发展的有效对冲;与此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台湾民众参与民族复兴进程的复杂性,充分了解台湾民众历史上形成的独特心态,深入破解唤起台湾民众参与民族复兴可能面临的各种难题。这首先需要我们认真分析当前台湾民众面对大陆发展的各种心态表现。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是感叹、认可大陆的经济发展成就,但不情愿承认大陆的超越,不愿意思考大陆发展的制度原因,多数还没考虑要肯定和接受实践大陆发展制度成果。
二是关心期待两岸关系发展,主要还是着眼于利益考量导向,从自身生活就业需要出发,抓住大陆发展机会,希望比在台湾有更好的发展。但是许多台胞还是认为应以台湾为根,未建立在大陆长远发展融入当地的打算,对两岸发展前途和对民族复兴价值和责任的思考体验还待开发。
三是认为大陆发展和复兴前景仍不确定,对大陆发展以后对台湾的统一前景有无奈感、不放心。在与大陆发展往来过程中,希望能在美国加持下保证不被大陆吸附过去,甚至于在未来统一中取得好的权益,知道被美国当牌打不光彩,但觉得依附美国更有安全感。对中美贸易冲突中有骑墙观望、机会主义、实用主义心态。
以上心态表现在两岸力量对比严重倾斜、两岸关系走深走远过程中有其必然性,但是这些特性因为历史形成、政治对立、反共宣传等原因被严重固化和极化。推进两岸融合发展走深走实,让台湾民众社会思考台湾在民族复兴过程中的作用,必须进行针对性的破解和剥蚀,提前碰触解构有关障碍和问题。以上表现的核心是台湾民众总体上未建立大陆是“我群”的观念,这是因为台湾民众从认识大陆走向认知认同的前行中有三堵墙,就是“政权对立”、“对美盲从”、“权势依赖”。只有推倒这三堵墙,才能有效缩短化解台湾民众错误认知的过程,唤起更多台湾民众早日参与到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