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瑜。(图/取自韩国瑜脸书)
台湾《中国时报》刊文说,“韩流”兴起带动国民党大胜,也启动了国民党乃至于整个政坛的世代交替。论年纪,韩国瑜并不年轻,但他在整个选战中所展现的新思维,已经引发一场政治革命。
从过去几次经验来看,在地方选举大胜的政党,都会在接下来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获胜,因此社会高度关注,在接下来的2020“大选”中,胜选机率甚高的国民党可能出线的人选。吴敦义自去年8月就任党主席,1年多来运筹帷幄,筹钱筹粮,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1124选举结果并非对国民党的肯定,而是对民进党的不信任,吴敦义最大的功劳在于慧眼提名韩国瑜,若吴敦义认为有此苦劳与功劳,就该天命归一,代表国民党参选2020年,那就太不了解民情民意了。
以“母猪说”的争议来看,虽然最后选民很理智地“怪吴敦义而不怪韩国瑜”,以致于韩国瑜和国民党没有因吴敦义的失言而 “赢赢赌,输输去”。吴敦义解释那是在非公开场合说的,但这是20年前的观念,现在人手一机,还有分“公开”、“不公开”吗?吴敦义看到台下听众拿手机对自己时,一点警觉都没有吗?
一时失言,道歉之后不是大事,但吴敦义与时代脱节的心态,则解释了为什么吴敦义一直得不到群众支持。民意其实已离吴敦义很远了,若吴敦义不放弃角逐,那就更要开大门走大路,建立公平的初选制度,大家比画真功夫;若吴敦义因为手握党机器,而想要复制一次“杨文科提名模式”,就未免把台湾人民看得太低了,必然被民意教训。
至于另外两颗经常被点名的太阳:马英九和朱立伦,历史已给了马英九一次机会,当过8年领导人,他应该学会放下,把机会留给年轻一代。朱立伦虽然还算年轻,但作风保守,不见深辟论述,对两岸的敏感问题总是回避,人们无法了解他的中心思想。朱立伦是盛世守成之才,而非乱世治政之雄,他缺乏韩国瑜那种可以激发人民跟随的豪情热血,而且2016年曾经失败过一次,他若想再逐大位,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得先把旧我打破,再铸新我,让民众了解他的核心理念与治国方向,才有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