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台湾青少年团体呼吁台当局,应下修投票年龄到18岁。(图源:中时电子报)
台湾“立法院”近日通过“公投法”修改方案,将“公投”门槛大幅降低,包括提案、联署及通过的比例都大幅下降。岛内舆论指出,这次“修法”将打开潘多拉魔盒,不但将让台湾更陷民粹深渊和政治乱象,还将给两岸关系埋下暗雷,后患极大。
过去,岛内曾发起6次“公投”,但都因投票人数或通过率等门槛卡住,未能成行。从陈水扁时代开始,绿营就心心念念要改“公投法”,要将其门槛降低。绿营的目的,除了要将“公投”变成抢票利器,更是为推动“独立公投”做准备。
占“立法院”多数的民进党,这次终于如愿以偿。此次“修法”后,所谓的“公投”门槛,一口气降了一大截。究竟“公投”变得有多容易?提案门槛从台湾地区领导人、副领导人选举人总数的5/1000,调降到1/10000;联署门槛则从5%降到1.5%,并且新增电子联署;通过门槛则从选举人总人数1/2,降为选举人数中1/4有效同意票。
按这个规则,1/4人投票人赞成,就可以让另外 3/4人徒呼奈何。也就是说,即便“公投”议题再荒谬,也可能因少数人赞成而获通过。照这样的做法,当初陈水扁抛出的“强化国防公投”和“对等谈判公投”都是高票通过。
与此同时,过去可以否决“公投”提案的“公投审议委员会”,在这次修法中被废除。可以想见,少了这个关键性的制衡因素,多少无稽之谈将假“公投”之名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