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治评论家闵宗原13日接受台媒采访时指出,美国联邦政府的立法程序非常繁琐复杂,所谓的“美国众议院外交委员会通过‘台湾旅行法’”,并不代表此一法案已经立法完成。事实上,这只是美国立法机构制定一项法案的“起步”而已。委员会的案子未必会得到众院全院的通过,而众院能通过的往往是修改后的版本,接着还要由参院再经过众院那种程序一步步获得这个法案的“参院版本”,然后还必须“整合两院版本”,获得两院一致认同的版本,才能送给美国总统签署,总统肯签,才能成为立法完成的法案。这种程序之经年累月与其间的互相折冲妥协,往往委员会的版本与到了最后立法完成的版本已经是天壤之别。
众所周知,台湾从“两蒋”时代起就在美国国会具有强大的游说能力。但同样众所周知的是,美国国会议员从来是按照自己的利益取向,在台湾事务上搞小动作,甚至与白宫“唱对台戏”。
有一个例子颇有借鉴意义。2000年2月1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台湾安全加强法案”(TSEA),企图为美国和台湾进行和扩大军事往来、对台出售各种先进武器提供所谓法律依据。但参院民主党领袖认为该法案“将给台湾带来麻烦”,而参院外交委员会亚太小组组长则明确指出,一旦该法案得以通过,不仅不会增强台湾安全,还将威胁美国、台湾和中国大陆之间的微妙平衡。加上时任总统克林顿威胁否决该法案,最终导致该法案在参议院被搁置,而未能成为美国国内法。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 李俊峰 环球时报记者 吴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