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李政道都有台湾“背景”
杨振宁、李政道因共同发现“宇称不守恒”,在1957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填补了华人在这一国际性大奖上的空白。次年,杨、李双双当选台湾“中研院院士”。事实上,很多华人诺奖得主都具有“中研院院士”的身份,早期的杨振宁、李政道是,后来的丁肇中、李远哲、朱棣文、崔琦是,再到2000年之后的钱永健、高琨也都是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钱永健,这个出身吴越望族的顶级科学家,曾于1994年和2008年两度被提名为“中研院院士”候选人,但最终都遗憾落选。也是在2008年,钱永健因“绿色荧光蛋白”研究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两年后,钱永健又被提名为“中研院院士”候选人,这次他以第一高票186票、93%得票率当选,创历届新科“院士”最高得票率。
在海外的华人科学家,很多与大陆、台湾、香港都有渊源,所以他们一旦获得诺贝尔奖,三地都想“沾光”。像是美籍华人高琨2009年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时,上海说:高琨是在上海出生的;台湾说:他是台湾“中研院院士”;香港说:他在香港中文大学担任多年校长。这一有趣的现象当时引发广泛的热议。
上述诺奖得主,由于也具有“中研院院士”身份,所以会定期赴台讲学、指导,从而带动了岛内科学研究的提升。
施明德坐牢时获和平奖提名
近几十年来,台湾还有不少人获得诺奖的提名,像文学大师林语堂、知名作家李敖都曾获得提名,参与角逐诺贝尔文学奖。1975年,即林语堂去世的前一年,他凭借《京华烟云》获得提名;而李敖则是在2000年以小说《北京法源寺》获得提名。谈到自己曾获诺奖提名,李敖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谦虚地说,“那根本不算什么,世界上很多大学的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都有提名资格,瑞典文学院每年都会收到数百个提名。”对于最终没能获奖,李敖似乎仍耿耿于怀,他痛批诺奖评委会有偏见。
至于诺贝尔和平奖,得奖虽然不易,但获得提名也不困难。据台媒披露,已知台湾第一位获提名角逐和平奖者,是1983年的施明德,当时他仍因“美丽岛事件”在狱中服刑,推荐人是波兰团结工联领袖华勒沙。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慈济功德会的证严法师、佛光山的星云法师也曾先后获得提名。
令人颇感意外的是,声名狼藉的李登辉曾三度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分别在1996年、1998年、1999年,不过都没获奖。李敖当选民代后曾爆料,当时李登辉为了争取连任台湾地区领导人(1996年),由安全部门花费44万美元,透过美国公关公司进行包装,塑造其“和平缔造者”的形象,当时策略之一,就是提名诺贝尔和平奖。李登辉的这段经历,后来也曾被陈水扁拿来调侃、讽刺。
导报记者 薛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