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通 >> 各地台胞风采  >> 正文

两岸夫妻在大陆过年:“同一个年味儿”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我看沙县人过年的时候都挂灯笼,我们家要不要也挂两个?”2月5日一大早,来自福建三明学院的台湾教师莫传玉和丈夫李张伟来到三明市沙县区李纲中路购买年货。水仙花、“福”字挂件、板鸭……不一会儿,他们就满载而归。

莫传玉(左)和丈夫李张伟在挑选灯笼。陈渴 摄

  去年9月,莫传玉和相识一年多的丈夫携手步入婚姻殿堂,成了一名沙县媳妇。今年是她在沙县过的第一个年。

  莫传玉来自台湾新北市,10岁那年,她跟随父母来到三明永安。不久后,父母回到台湾,习惯了在大陆生活的莫传玉选择跟叔叔留在福建生活。“我是一个比较怀旧的人,很想念三明的山山水水。”四年前,博士研究生毕业后的莫传玉回到三明工作,入职三明学院,成为教育与音乐学院小学教育系的一名教师。

莫传玉(中)和丈夫及公公婆婆一起包饺子。陈渴 摄

  莫传玉的丈夫李张伟祖籍黑龙江阿城,祖辈就扎根在沙县。李张伟是一名列车货运司机,负责三元区站到三明北站线路的物资运输。这个春节,李张伟还要值班,趁着空闲,他赶紧帮忙爱人一起置办年货。

  李张伟家里每年都保留着北方过年的传统习俗——包饺子。莫传玉说,这是她第二次包水饺。“之前在我爷爷的老家包过,这一次是跟我的丈夫和公公婆婆一起包饺子,感觉非常开心。”

  莫传玉对儿时的过年印象深刻。麻油鸡、三杯鸡、烤鸭,还有年夜饭后和家人一起消遣的娱乐项目——大富翁。她告诉记者,虽然今年选择在大陆过年,但两岸过年是一个味儿。“两岸在吃的方面很多都大同小异,比如大陆的饺子、北京烤鸭、佛跳墙、火锅等,在台湾都有。”

  往年,莫传玉会去福州叔叔家或者台湾老家过年。今年春节,她用手机与在台湾的家人好友分享了在三明过年的喜悦。

  在大陆的20多年,莫传玉见证了这里日新月异的变化,“不管台胞来福建学习还是工作,都有很多政策上的福利,可以更好地在这边实现自己的梦想。”(来源:中新社 作者 颜婷婷 张立梓 李政频)

相关新闻
“跟着总书记一起过大年”|品年味

原标题:“跟着总书记一起过大年”之二“品年味”   为了更有“滋味”的明天   温暖是最浓的年味,牵挂是最深的惦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一次次顶风冒雪、跋山涉水,来到人民群众中间,唠家常、问冷暖、送祝福,经常和大家一起参与春节美食制作。 ...

【网络中国节·春节】万家团圆 有他们守护

  2月9日,陆军某边防旅官兵巡逻在中老边防线上。   新春佳节,当人们奔赴家乡,与亲人团圆之时,却有这样一群人坚守岗位、铆在战位,为祖国守护壮美河山,为人民守护安宁幸福。从塞外到江南,从高原到海岛,他们用坚守与奉献,守护着我们的万家团圆。   新华社发(罗鉴 摄)...

【网络中国节·春节】这个春节 “新中式”年货火了

泉州人的年味,是从置办年货开始的。今年春节,“新中式”年货火了,人们置办年货时,“解锁”了更多新“玩法”。 今年“年兜衣” 市民爱上“新中式” 大年初一,市民赵女士换上了自己精心挑选的“新年战袍”,撞色的重工刺绣,叶子、花朵、蝴蝶栩栩如生,搭配上绿色的手工盘扣,让原本常规版型的短毛呢外套显得精致又有新意,洋溢着春的气息。 “这是我最近买的第三...

泉州民俗踩街队伍探营之汉服秀 衣袂飘飘 来一场“行走”汉服秀

或穿梭于繁华闹市区,或流连于风景如画的亭台楼阁间,汉服与世遗之城——泉州完美邂逅,令广大汉服爱好者沉醉其间。正月初六的民俗踩街活动,有汉服秀表演。现在准备情况如何?有什么亮点?昨日,记者进行探访。 韩志乾团队在中山路举行的“汉服秀” (受访者供图) 40多人参与踩街...

【网络中国节·春节】红旗列车上的春晚

  2月9日,乘客和乘务组在D38次列车上合影。   当日是除夕,武汉客运段汉口城际动车组车间“凤舞楚天”乘务组在列车上布置灯笼、窗花,并为旅客发放“福”字、剪纸等礼物,大家一起吃饺子猜灯谜,度过了一个年味浓浓的除夕夜。   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老牌红旗列车Z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