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通 >> 各地台胞风采  >> 正文

在大陆学医、行医的台青李胤志:用心沟通,让每位患者看到光明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台湾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从患者到医者,从视网膜组医生到近视手术医生,李胤志说他的职业理想从未改变——要让“患者看到光明。”

  李胤志参加杭州眼科会。(中国台湾网 发)

  一张小垫板上的北京市地图,构成了李胤志对大陆的早期印象。在地图上的诸多地标中,“北京大学”吸引了他的注意,“那时我刚上小学,听说北京大学是非常好的学校,之后我心里就一直留有这个印象,对它很向往。” 

  2010年起,大陆普通高校开始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也正是这一年,李胤志凭借出色的成绩和表现被北京大学医学部录取。“我刚来北京时,谁都不认识,所以心里还是蛮忐忑的,担心不能适应这边的生活……后来慢慢地认识了很多好朋友,在北大也顺利度过本科和硕士阶段。”

  暑假时,李胤志在台湾的眼科诊所做近视手术。“当时医生和我聊了很久,他问我的学校和专业,问我以后是不是要当医生,得知他也在北京读过书,我们越聊越开心。”

  看到眼前的世界从模糊变得清晰,李胤志激动的心情难以描述,他意识到这就是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当一名优秀的眼科医生。

  “我会想办法参加各种关于眼科的学术会议,实习的三年时间里,我在内、外、妇、儿等科室都轮换过,因为很多眼部疾病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通过)了解这些病症,可以更好地帮我诊断眼科疾病。”

  李胤志医生给患者做检查。(中国台湾网 常凯特 摄)

  成为住院医生后,李胤志开始一边出门诊,一边做科研,专攻眼底病、视网膜领域,忙碌似乎成了一种常态。“每天上午门诊,下午手术,晚上值班,还要抽空去看实验室里的兔子们。”

  李胤志慢慢发现,当前的一切并非是自己追求的理想状态。“需要做视网膜手术的病人通常病情很重,手术的目的是防止继续恶化,术后视力往往不会有大幅度的改善。”

  让病人“看清楚”是李胤志心中不变的梦,“我永远忘不了我当时做完近视手术,忽然看清楚世界的那种感觉,我希望我的病人也能看清世界,看到光明。”2020年,李胤志来到北京星创视界眼科医院,开始转战近视手术领域。

  “我发现近视手术的设备操作、前沿理论、近视控制方案等对于一个专业眼科医生来说难度并不大。作为视网膜组的医生,我能更好地把握患者的眼底情况,倘若眼底不健康,可以先治疗眼底疾病,再进行近视手术。”

  李胤志曾收治过一位美国患者,患者长期戴隐形眼镜且眼睛非常敏感,加之鼻梁较高,器械操作的空间变小了,手术的难度直线升级。“术后他说眼睛特别痛,我检查后发现他的角膜周边起了一圈‘白环’。”

  这突然出现的‘白环’也让李胤志感到困惑。

  按理来说,经过缜密细致的术前检查,制定完备的手术方案,整个手术过程也都准确无误,不应该出现这种状况。“患者说他非常紧张,这是他第一次在中国看病、做手术。我就一边安抚、一边用药,果然,后面‘白环’慢慢地消失了,我查了文献,发现这‘白环’是自身免疫性的炎症反应,属于无菌性炎症。” 

  “这名患者的双眼视力最后恢复到1.2,效果非常好。”看到患者脸上欣喜的笑容,李胤志自己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

  “沟通”是李胤志常提到的一个词,面对患者的各种担忧和疑虑,他总是很温柔地给予回应。 “眼睛每个人只有一双,任何失误都是患者不能承受的,所以术前的沟通一定是要特别充分。在制定手术方案时,我会考虑到年龄、职业、用眼习惯和需求等因素,每位病人的手术方案都不一样。”

  正是因为自己有过做近视手术的经历,李胤志深知患者最需要的是什么。 “我在患者进手术室后会放音乐,帮助他放松。有些患者特别紧张,眼球会因紧张而震颤,我会讲解手术的安全性,帮助做心理建设。”

  李胤志生活照。(中国台湾网 发)

  “我认为这些沟通和交流都是很有必要的,为的是给患者带来更好的服务与体验。”李胤志说道,“近视手术在眼科手术中的级别是最高的,不是因为它难操作,而是因为能做近视手术的患者眼睛都是健康的,所以手术做完后,一定要保证患者看得非常清楚……所以我也会劝退那些不适合做手术,或者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的患者,这也是对患者的一种负责。”

  “我希望依托互联网,在未来可以发展出一种平台或模式,搭建患者与医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将更多更好的医疗资源带给各地的患者,医生可以飞往患者所在的城市,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做上手术或者看上病。”(来源:中国台湾网 采写:常凯特)

相关新闻
陈韦廷:多元包容地看待异同,是大陆带给我的成长

“每个人对于一件事情的理解或许都是不一样的,就像‘盲人摸象’,接触的内容不同,观点就会不同。多从各个角度去观察、理解,就能拼凑出一个比较完整、客观的事实。”   来自新北市的陈韦廷是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学在读硕士,谈到在大陆读书的所见所闻带给他的成长,他表示,“来到...

国台办:越来越多台湾同胞已经看清民进党当局既不“民主”也不“进步”

中新网9月13日电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陈斌华13日在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指出,越来越多台湾同胞已经看清民进党当局既不“民主”,也不“进步”,罔顾民意、专制独裁,在两岸交流交往上开历史倒车。   会上有记者问,台陆委会日前公布恢复两岸交流的相关“规划”,但岛内旅游业者细看内容之后发现,这份所谓“规划”没有明确的实施日期,而所谓“恢复和放宽”更是名不...

郁慕明:恢复两岸间交流,给统一开大门!

中新网中山9月8日电 第五届海峡两岸中山论坛7日在广东中山开幕,多位与会的台湾人士在谈及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时,均肯定了两岸青年交流对两岸关系的长远影响,称两岸青年加强交流交往可增进相互了解,是好事,应大力支持。 新党前主席郁慕明。 陈骥旻 摄   谈及年轻人在两岸关系中...

台湾咏春拳小伙大陆学中医开诊所

中新社南京9月8日电 题:台湾咏春拳小伙大陆学中医开诊所   “抬头、拉伸……”在南京允和泰中医诊所的体态训练室,诊所负责人、台湾青年谢允超正为患者做身体调理。诊所内,《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医学典籍整齐展列,悠悠草药香弥漫四周。   谢允超生于台湾音乐世家,却不愿走音乐道路。他违背父母意愿,大学时报考了土木工程专业。大学最后一年,热爱运动的谢...

“80后”台青大陆逐梦十载 深耕金融市场发掘创业商机

中新社广州9月8日电 题:“80后”台青大陆逐梦十载 深耕金融市场发掘创业商机   在广州光机电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示范点,“80后”台湾青年洪嘉鸿如今拥有自己的一方天地,50平方米的办公区装修得简单舒适,进门左手边摆放着一张古色古香的茶台,他喜欢广东人一边饮茶一边谈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