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通 >> 各地对台交流  >> 正文

刘畊宏与两岸青年一起体验非遗技艺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社乌镇8月29日电   “我猜其中有丁香、藿香。”刘畊宏拿起一串香珠,仔细分辨其中层叠的药材。29日,这位凭借《本草纲目》毽子操“出圈”的台湾健身主播研究面前的几十味中药材,思考如何制作一个别致的中药香囊。

  “青春同行”两岸新媒体创享嘉年华当日在浙江乌镇举办。两百余位两岸青年网红博主、自媒体达人走进粉墙青瓦的院落,体验最“city”的非遗技艺。

  执箭、瞄准、投!刘畊宏与身旁的台湾青年一同站定,眼前的壶虽不似古代的贯耳投壶,但作为“简化版”,命中的难度依然不小。每人十支箭矢,第一轮以刘畊宏投中两筹胜出,另一位参赛者壶内空空,却也不恼,约定下次再战。

8月29日,“青春同行”两岸新媒体创享嘉年华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举办。台湾健身博主刘畊宏与两岸青年一起玩投壶游戏。张杨彬 摄

  “说起最早接触的非遗技艺,大概是在中学时练习的抖空竹。”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刘畊宏讲起儿时记忆。他说,传统文化已在不知不觉中走入普通人的生活,人们往往是“日用而不觉”。“但我们要去了解这些技艺、文化的历史和源头,也就是‘知来处’,这让我们的体验更深厚、更有滋味。”

  台湾博主刘蕾蕾专程从台北赶来,本次非遗体验给她带来了第一个旅途纪念品——一只面团做的圆滚滚的熊猫,它怀抱翠竹、憨态可掬。指导刘蕾蕾捏制熊猫的,是国家级非遗“面人郎”第三代传承人郎佳子彧,他带来的依据《黑神话:悟空》中齐天大圣形象捏制的面人,吸引了台青纷纷打卡合影。

8月29日,“青春同行”两岸新媒体创享嘉年华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乌镇举办。两岸青年体验制作漆扇。(主办方供图)

  “我之前买过马面裙、新中式衬衫,但这是第一次体验全套的汉服妆造。”台湾青年商宁真轻抚发上珠翠,轻纱罗裙已俘获了这位来自台湾艺术大学的年轻人的心。

  制作一把独一无二的漆扇是商宁真此行心愿之一。将蓝色、金色、绿色等颜料点入水中,旋转下扇,再缓缓提起,一把青绿相间,点缀金闪的扇子就完成了。“控制好颜料比例,还要留有一定空白。”她分享了漆扇制作心得,“就像一幅中式山水画,留白才是点睛之笔。”  (来源:中新社 张杨彬)

相关新闻
福建非遗项目在新疆展出

22日起,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等9项福建非遗项目亮相“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遗展示活动。展示活动将持续至26日。 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演示。 “海丝起点 清新福建”福建非遗展厅以福文化、海丝文化、闽疆交流为主题,遴选了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福建漆艺+创新实践、软木画、闽派古琴、漳州木版年画、德化瓷烧制技艺、蟳埔女习俗、畲族提线木偶戏、中国传统制...

收录800余句申报 闽南气象谚语入选泉州市非遗名录

“处暑东北风,大路做河通”(处暑日刮东北风,预兆将大雨不断,雨水将道路都淹了),“处暑有下雨,中稻粒粒米”(处暑时节如正逢雨天,即将成熟的中稻将迎来丰收)…… 处暑刚过,由闽南先民总结的不少气象谚语生动形象描述了处暑和生产生活的联系。记者了解到,日前,由泉州市气象局申报的“闽南气象谚语”成功入选泉州市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闽南气象谚...

华灿·2024沪台青年中山文化艺术交流会在沪举办

8月21日,华灿·2024沪台青年中山文化艺术交流会在沪举办,两岸青年以文化艺术为纽带,展示才艺,增进了解。   “上海是我的故乡,台湾是我的第二家乡,两岸同胞只有多多交流,才能更多了解彼此,希望两岸能够尽快恢复过去的畅通来往。”新党前主席郁慕明当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

两岸青年海青节畅聊发展机遇—— “我在大陆找到了人生的广阔舞台”

两岸青年海青节畅聊发展机遇——“我在大陆找到了人生的广阔舞台”   在近日于福建福州举办的第十二届海峡青年节(以下简称“海青节”)峰会上,两岸青年代表畅聊在大陆追梦打拼、收获情谊的故事后纷纷表示,未来两岸年轻人更要多多了解、多多合作。现场掌声、笑声不断,表达着对两岸“梦想合伙人”携手同行的支持与祝福。   本届海青节以“互学互鉴·融合发展”为...

两岸学者话融合发展:重视青年群体与文化融合

中新社福建三明8月20日电 “两岸融合发展是走向国家统一的重要阶段、必要条件和厚实基础,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备一环。”上海东亚研究所所长王海良20日在福建三明如是表示。   第六届两岸融合发展论坛当天在三明举行,围绕“新形势下深化两岸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主题,王海良等两岸近百位专家学者进行研讨交流。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是现在正在做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