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通 >> 各地对台交流  >> 正文

一通电话背后的民众获得感:台湾教师走进北京市民热线中心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社北京8月29日电   “之前不了解市民热线的职能和其反映民意、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次有了直观感受。”8月28日下午跟听了北京12345市民热线话务员的接线流程,重庆城市科技学院台湾教师宗仁文感慨道。

 

  当天,正在北京参加融合发展主题研修活动的近30位大陆任教台湾教师,来到位于亦庄经济开发区的北京市市民热线服务中心,了解热线发展历程、北京接诉即办工作。

  北京12345市民热线有30多年历史。从1987年设立“市长电话”时仅有1条线路、3个接线员,到如今拥有750席、1700余名话务员,实现了电话、互联网、微信、微博等多渠道综合服务。2019年起,北京以该热线及其网络平台为主渠道推行接诉即办改革,解决了不少民众急难愁盼问题。

  截至下午四时,服务中心当日受理市民反映问题超五万件、办结量近两万件、超期量为零……走进综合受理调度大厅,热线大数据分析系统中的数字不断更新,台湾教师一行了解了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实际应用情况。将市民反映的问题分类,可见市场管理、住房、社会培训机构等相关问题位居前列。“服务热线把市民问题拆解分项,而且件件有落实,透过这一小切口看到了大陆以民为本的城市治理理念。”宗仁文说。

  在热线话务大厅,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孟筠跟听了一通请求协助更改电影票地址的来电,话务员温声细语,帮市民寻找解决办法。

  “这份工作看似简单,但并不轻松,不仅考验专业性和耐心度,处理时还需很多部门协作。”第一次了解市民热线话务员的工作,王孟筠深有感触,“为市民服务没有小事,小小电话承载了民生福祉。”

  话务大厅内,通话声此起彼伏;漫步走廊,一面面锦旗讲述着民众困难解决后的欣喜。北京市民热线的服务承诺——“办好一件事,温暖一颗心;办好千万事,温暖一座城”印在了广西玉林师范学院专任教师潘柏年脑海中。他说,热线拉近了民众与政府的距离,市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往往体现在这些“关键小事”。(来源:中新社 记者 朱贺)

相关新闻
当雨燕风筝停在台湾青年手心

中新社北京8月27日电 题:当雨燕风筝停在台湾青年手心   “在北京的古城楼上住着北京雨燕,人们亲切地叫它们‘楼燕儿’。每年春夏,傍晚时分,一群群雨燕拖着剪刀式的尾巴在天际盘旋,形成一道独特的老北京风景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金马派风筝代表性传承人吕铁智配合讲...

大陆任教台湾教师融合发展主题研修活动在京启动

新华社北京8月26日电 “台湾教师研修活动始于2016年,走过黑龙江、内蒙古、山东、湖北、广西等不少省份,每次都让我们感叹祖国大陆的高速发展。很期待今年在京津冀的行程。”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陈经超说。   26日,由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台湾同学会共同主办的大陆任教台湾教师融合发展主题研修活动在北京启动。活动为期一周,包括北京市政务服务中心...

两岸星耀文化厦门揭牌

两岸融合发展青创空间建设一周年座谈会暨两岸星耀文化揭牌仪式22日在厦门举办,来自海峡两岸的专家学者、台企台青代表等莅会见证。 两岸星耀文化揭牌仪式22日在厦门举行。 中新网记者 杨伏山 摄   活动现场,两岸星耀文化(厦门)有限公司旗下艺人、知名台湾歌星朱永德、吴申梅、...

两岸融合发展已是“进行时”,也是“未来式”!

“不管我是哪一省的人,都永永远远是中国人”“我是炎黄子孙,是中华儿女”“两岸不要战,两岸要和平”“两岸要融合,也一定能够融合”……在日前举办的2024年“台商台青走晋来”活动上,中国国民党前副主席蒋孝严的精彩发言获得一次又一次热烈掌声。   “融合发展”是当前两岸关系的高频词和关键词,也是许多两岸交流活动的主题,更是两岸同胞的民心所向和深切期盼...

京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北京举办 AI成关键词

中新社北京8月21日电 第九届京台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决赛21日在北京举行。20个入围项目中,AI成为关键词。   于今年7月启动的本届赛事,吸引京台两地343个项目参与,涵盖科技创新、现代服务、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文化创意等领域。决赛现场,参赛选手登台进行路演,AI、芯片、算法、交互等关键词被频频提及。   台湾生物晶片股份有限公司执行长陈昌汉曾参加第四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