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通 >> 各地对台交流  >> 正文

台湾师生西安行:品悟学府的“年轮”与“新枝”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关中书院郁郁葱葱,西安鼓乐悠悠扬扬。这座古老学府如同古树,圈圈年轮记录着历史,见证着文化薪火相传。”台湾阳明交通大学大四学生傅昱澄8月6日感慨道。

  当日,由清华海峡研究院、泉州市五交科技产业研究院联合筹办的梅竹书院第二期东方管理研学班来到古城西安。23名来自台湾清华大学、台湾阳明交通大学的师生来到关中书院及西安交通大学参访交流。

▲8月6日,由清华海峡研究院、泉州市五交科技产业研究院联合筹办的梅竹书院第二期东方管理研学班参观关中书院。 李一璠 摄

  在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内,台湾阳明交通大学大三学生林于婷不时举起相机,她说:“我专门拍照记录了校门校徽,了解到大陆有多所交大,希望早日集齐。行走在西安交大,看到‘饮水思源碑’时让我感到熟悉又亲切。”

  西安交通大学校友关系发展部副主任、校友会秘书长赵力表示,由于交通大学的历史渊源,两岸校友们共同秉承“饮水思源”的理念。青年们通过多频次的互动往来,能够深入交流、互学互鉴,进一步感悟两岸同根同源、血脉相连的情感。

  “关中书院已有四百余年历史,承载着璀璨的文化。”西安文理学院关中书院院长张天社带领台湾师生了解、欣赏隋唐遗韵西安鼓乐,并向台湾师生讲解北宋张载“横渠四句”及其当代价值。

▲8月6日,由清华海峡研究院、泉州市五交科技产业研究院联合筹办的梅竹书院第二期东方管理研学班参观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 李一璠 摄

  对于台湾交通大学校友总会副执行长王统亿来说西安并不陌生,他表示:“这次不仅是为了故地重游,还想了解西安交通大学创新港校区的发展情况。西安交大如同参天大树,不断开枝散叶。我看到许多科技成果成功转化,‘新枝芽’茁壮成长。”

  泉州市五交科技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贾强说:“梅竹书院致力于搭建促进两岸交流和弘扬传承传统文化的平台,不断促进两岸青年了解交流、建立友谊。”

  “西安厚重却不失活力,想尝试穿上汉服唐装行走于古香古色的街头巷尾。”首次来到大陆的台湾阳明交通大学大四学生吴珞歆说,研学中除了收获新鲜知识,当一次“长安姑娘”是她此行最期待的事。

  据悉,台湾师生还将前往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大雁塔等名胜古迹游览,随后赴福建泉州参加闭学式。(来源:中新网 李一璠)

相关新闻
2024年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邀请赛暨棒球文化节在福建连城开幕

   2024年东森杯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邀请赛暨第五届海峡两岸青少年棒球文化节开幕式6日在福建省连城县举行。   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宋涛,福建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王金福,台东县长饶庆铃等两岸嘉宾看望了参赛台湾青少年球员、教练和老师,并应邀为比赛开球。本次活动为期8天,共邀请两岸8支青少年棒球队参加,期间还组织参赛球队在龙岩连城、永定及厦门等地...

青海日月山下的两岸情缘

7月的青海,天高云淡,气候宜人。在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兔尔干村,一处用夯土墙、生土砖筑成的聚落颇具地方特色,房顶上密布的太阳能板则让这处聚落多了一份“科技感”,不少游客和参观者慕名前来打卡、住宿。这便是“日月山下24个庄廓”(以下简称“24个庄廓”)的青海特色民居,是2015年台达杯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的建设项目,也是海峡两岸人士共同参与建设的绿色建...

某些“名嘴”口中的大陆与台湾同胞亲身体验的大陆为何不一样?

“大陆人吃不起榨菜”“大陆闹粮荒,人们只好吃田鼠”“大陆高铁没靠背”“大陆城镇都是土房子”“大陆在花莲地震中未伸出援手”……这是岛内“名嘴”黄世聪、李正皓、王义川、于北辰和刘宝杰等五人口中的大陆。   “东西好吃、城市发达、人蛮热心”,这是台湾网红钟明轩到大陆来...

200泳士搏浪厦金海峡

台海网7月22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朱黄 郑丽金)厦金搏浪,青春绽放。7月21日,第12届厦金海峡横渡活动顺利落幕。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的100队200名选手,逐浪厦金海峡,绽放青春与激情,为两岸交流再添佳话。   活动采用双人接力赛制,从小金门双口村海域出发,途经槟榔屿与烟屿中线附近的接力点后,游至厦金跨海横渡救生指挥中心,全程穿越厦金海峡。上午10时30分...

台湾青年在古都西安感受文化底蕴与发展活力

  新华社西安7月13日电(记者蔡馨逸)在西安交通大学博物馆里,台湾政治大学的学生丁少威凝望着一尊唐代仕女俑,想起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看到的唐代仕女俑的样貌。“这两尊仕女俑让我立刻明白两岸承袭着共同的文化根脉。”丁少威说。   7月8日至13日,台湾东华大学、台湾东吴大学、台湾逢甲大学、台湾大学、台湾清华大学、台湾政治大学等多所高校的40余名学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