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通 >> 各地对台交流  >> 正文

台胞在黔过端午节:贵阳已是“第二故乡”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社贵阳6月10日电 题:台胞在黔过端午节:贵阳已是“第二故乡”

  今年端午节,是台胞陈玟亦在贵州省贵阳市度过的第30个端午节。“除了端午节,每年的中秋节我也在这里过,贵阳已是我的‘第二故乡’。”陈玟亦说。

  每年端午节,陈玟亦的岳母都会准备他爱吃的折耳根炒腊肉和辣子鸡,他也会将朋友邮寄的台湾香肠和粽子等与家人分享。今年端午节,他和妻子徐子茵陪伴在老人身边,吃着两地美食,听老人讲述年轻时在端午节制作香包上街售卖的故事。

 

  在台湾从事烘焙行业的陈玟亦,1992年经介绍来到贵阳一家合资食品企业工作,后又创业开西餐厅、咖啡店、蛋糕店等。

  初到贵阳,给陈玟亦的印象是气候宜人,贵阳人朴实、包容。“我在这开的第一家店是西餐厅,员工学做糕点都很踏实、认真,是我创业的好帮手。那时候每天都有很多客人排队来买糕点,我赚到了第一桶金,也认识了很多像我一样在贵阳打拼的台湾人。”

  这让陈玟亦选择在贵阳创业有了信心。在结识徐子茵后,陈玟亦更坚定了留在贵阳发展的决心。2014年,在筹备开一家进口食品商店时,在多方的帮助和努力下,陈玟亦申请到了一笔10万元人民币的微型企业补助金,让他十分惊喜。

  陈玟亦说,逢年过节各级台办会举办活动,组织台胞们参与,就像“娘家人”一样温暖。

  多年过去,陈玟亦不仅打拼出自己的事业,还成了“贵州女婿”。从一个最初不习惯重盐重辣口味的台湾人,变成如今只要提起辣子鸡、腊肉和折耳根就直说“早已爱上”的“半个贵州人”。

  如今陈玟亦每次回台湾,都会把赫章核桃、酱香酒、苦丁茶等贵州“土特产”带回去,让家乡人对他的“第二故乡”有更立体的了解,“我都会跟他们说贵州是大陆西部第一个县县通高速的地方,在贵阳夏天都不需要开空调,很凉快。”

  近年来,随着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吸引越来越多的台商前来贵州寻找机遇。

  陈玟亦希望能帮助新来贵阳创业的台商。“有朋友要来开台湾餐饮店,我可以帮忙介绍一些好的原材料,提供一些配方。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黔台两地同胞通过经商往来,互通互信,相互包容,走得更近一点。”(来源:中新社 作者 赵园)

相关新闻
福建沙县:两岸同胞龙舟竞渡迎端午

龙舟聚力竞飞渡,两岸同心一家亲。6月10日,端午节当天,2024年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海峡两岸端午龙舟赛鸣锣开赛,12支龙舟队上演“速度与激情”,共迎端午佳节。 图为沙县区海峡两岸端午龙舟赛开幕式现场。张凌欣摄   比赛现场,伴着节奏紧凑的鼓声,各支龙舟队如离弦之箭奔涌而出...

端午节假期国内旅游出游1.1亿人次

记者10日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2024年端午节假期,全国文化和旅游市场总体平稳有序。据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1.1亿人次,同比增长6.3%;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403.5亿元,同比增长8.1%。   假期中,群众赛龙舟、吃粽子、唱山歌、赏古曲,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与...

贵州“村超”上演端午好戏【图】

  6月10日,日喀则珠峰雪鹰队球员(前右)和榕江县青少年班超代表队球员在比赛中拼抢。   当日是端午节,贵州“村超”迎来洛邑古城足球队、呼伦贝尔农垦芥花油足球队、日喀则珠峰雪鹰队等队伍,上演精彩的跨省区赛事。赛事间隙还上演了萨迦索舞、“侍女蹴鞠图”节目等精彩文艺...

多彩活动庆端午【图】

  6月10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康其湿地公园,群众体验传统蹴鞠。   当日是端午节,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庆佳节。   新华社记者 陈朔 摄   6月10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康其湿地公园,群众诵读经典诗词。   当日是端午节,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共庆佳...

诗意中国丨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图】

  6月10日,在江苏省泰州市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人们进行龙舟竞渡(无人机照片)。   宋朝诗人陆游在《乙卯重五诗》一诗中写道:“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端午佳节,人们包粽子、赛龙舟、束艾草、点雄黄,在多彩民俗活动中欢聚一堂、共度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