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通 >> 各地对台交流  >> 正文

台湾青年观昆仑关战役旧址有感:年轻人要有忧患意识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4月2日,多名来自台湾南投县的青年,赴广西南宁市昆仑关战役旧址缅怀抗日英烈。他们走进昆仑关战役博物馆,听取战史讲解、参观实物陈列、重温血战场景。

图为台胞在参观昆仑关战役旧址博物馆。陈沿佑 摄

图为台胞在参观昆仑关战役旧址博物馆。陈沿佑 摄

  昆仑关位于南宁市东北部,距市区50公里,为桂南地区通往桂中地区的咽喉,自古系兵家必争之地。1939年冬发生的昆仑关战役为抗日战争的大型战役之一,也是桂南会战投入战力最强的一场战役。为夺回昆仑关,中国军队先后6次对昆仑关发起猛攻,以伤亡1.4万余人的代价全歼日军第21旅团,击毙日军少将中村正雄,取得昆仑关大捷。

  在昆仑关战役博物馆内,一组组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一段段真实的历史影像史料,再现了80多年前民族生死存亡关头,中国军民奋起抗争的史实。

图为台胞在观看缴获的日军物品。陈沿佑 摄

  “今天参观后才发现,我们从电影上去感受的,跟实地感受完全不一样。”参观后,台湾同胞林睦祥发出感叹。

  此次是林睦祥第一次来昆仑关战役博物馆,馆内展览的文物与史实资料让他感到非常震撼。“烈士们为了国家不怕牺牲地往前冲,就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让我觉得震撼和感动,也让我深感和平来之不易。”

  台湾同胞连振育表示,此次参观让他对中华民族抗战史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深知先辈们为和平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年轻人也要有忧患意识,珍惜现下和平生活。”

  在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前,大家向在战役中牺牲的将士默哀,向抗战阵亡将士行三鞠躬礼,缅怀昆仑关战役牺牲的抗日先烈并献上花圈。

图为台胞在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纪念塔前,为敬献给英烈的花圈整理挽联。陈沿佑 摄

  近年来,南宁市对昆仑关抗战文化与古关、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整合,培育具有昆仑关抗战文化特色的对台交流品牌,扩大昆仑关抗战文化在两岸的影响力。目前,昆仑关已成为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等,吸引了众多台湾同胞来此参访交流。 (来源:中新网 陈沿佑 黄艳梅 詹任南)

相关新闻
访台青康复师郭耀鸿:我在北京闯出“小天地”

中新社北京4月2日电 题:访台青康复师郭耀鸿:我在北京闯出“小天地”   做过中国台北队康复师,也曾在新加坡一家整脊诊所工作。如今,郭耀鸿在北京开办运动伤害康复中心,闯出自己的“小天地”。   郭耀鸿的“小天地”位于朝阳区CBD,近120平方米的面积尽管不大,配套却丰富。...

“斜杠”台青改造石厝发展乡村文创

【港澳台专线】“斜杠”台青改造石厝发展乡村文创   中新社福州3月30日电  极具特色的石屋、改造后的露台、原创咖啡馆、24小时无人商铺……在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黄岐镇古石村,这里由石头屋改造而成的新晋网红“打卡点”——福人号召文创基地,吸引游客纷至沓来。   古石村是...

去村里当“乡村主理人” 在沪台青开启乡村振兴“潮”模式

在沪明台青年乡创忠山实践基地(上海市台办供图)   中国台湾网3月29日讯 “借助‘沪明台青年乡创实践基地’这个平台,我们团队将带领来自上海和台湾的青年来村里当‘乡村主理人’,两岸青年就能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把年轻人的好点子、新想法和乡村的需要结合起来,促进两岸青年...

甘肃麻辣烫真有那么好吃?台湾青年打卡:香哭了

软糯宽粉搭配土豆红薯等各类食材,再刷上必不可少的“灵魂”红油辣子,均匀搅拌之后,一碗热气腾腾的麻辣烫上桌,让甘肃天水成为今春八方游客必打卡的“顶流”。数据显示,3月1日至27日,天水市累计接待游客37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1.4亿元。 图片3月14日,甘肃天水,游客品尝...

台湾青年在海峡青年节中的角色转换:从参与者到组织者

据中新网福州3月29日报道 半年前,在福州市台胞投资企业协会的牵线搭桥下,台湾青年魏文结识了福州市跳绳协会秘书长叶青文,二人一拍即合,打算合作在福州办一场两岸青少年跳绳比赛。   第十二届海峡青年节项目评审会近日在福州举行,魏文和叶青文在会上介绍了他们用半年时间策划的方案:福州市跳绳协会和台湾跳绳协会共同打造一个海峡两岸(福州)花样跳绳研学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