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通 >> 各地对台交流  >> 正文

“非遗”高甲戏《围头新娘》将进京演出 用两岸故事讲述“平民史诗”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北京3月12日电  由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创排的高甲戏原创大戏《围头新娘》将于3月15日至16日在中央歌剧院上演。该剧以两位女性的婚恋经历为主线,用独特视角诠释两岸人民难以割舍的血脉情缘和闽南文化的巨大魅力,是一部具有“平民史诗”风格的原创大戏。

高甲戏《围头新娘》资料剧照。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供图

  《围头新娘》在真实生活基础上创作而成。剧中融入了闽南和金门两地的浓郁民风民情,进一步增强了该剧地域特色,该剧还充分发挥了高甲戏亦庄亦谐、悲喜交加的剧种优势。为了彰显围头村独特的地理风貌,导演郭小男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用LED背景动态呈现不同情景和情绪状态下大海的波涛变化。

高甲戏《围头新娘》资料剧照。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供图

  这部以多人叙事为特点的作品也让观众看到了泉州高甲戏传承中心人才传承有序的欣欣局面。

  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中国戏曲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认为,《围头新娘》演绎两岸奇缘,悲欢离合,以情动人,题材独特,寓意深刻,在近年来有关海峡两岸剧目的创作中脱颖而出。同时,该剧的创作有着深刻而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弘扬剧种优秀传统的同时,又融入新的时代元素,对于高甲戏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也有重要意义。

高甲戏《围头新娘》资料剧照。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供图

  首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甲戏是闽南地区最大的戏种之一,也是海峡两岸民众喜闻乐见的剧种。其艺术特色鲜明,表演形态独特,唱做并重,亦庄亦谐,化丑为美,妙趣横生,有着浓烈的生活气息。泉州市高甲戏传承中心是高甲戏的代表性剧团。该中心主任周杰俊表示,《围头新娘》的创作具有“旧中见新,新中见根”的文化品格与艺术价值,独特的主旨立意和守正创新的艺术形式,无疑将成为高甲戏当代发展历程中的一部重要作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来源:中新网 记者 应妮)

相关新闻
晋江舞龙、掌中木偶戏、高甲戏、机器人表演闪现泉州古城

晋江舞龙、掌中木偶戏、高甲戏、机器人表演闪现古城 来西街 看非遗与科技的精彩碰撞 昨日,来自晋江的掌中木偶戏、高甲戏、舞龙表演,连同科技感满满的机器人表演闪现泉州市区西街肃清门、钟楼等地,吸引了众多游客观看拍照。 晋江舞龙快闪表演 昨日下午4时许,在开元寺和钟楼,精...

校村合作,“唤醒”莆田市青黛印染非遗工艺

黄碧红(左)与学生共同复原被套。(资料图片) 近日,在莆田市仙游县书峰乡四黄村,书峰青黛印染技艺传承人黄碧红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设计与创意学院师生合作的青黛印染创意产品展示,吸引不少游客驻足。财神爷、福字或是天马行空的创意图案琳琅满目,现场除了布料作品,还有兔子、小马等印染玩偶,令人目不暇接。 黄碧红与学生们在现场还原了传统青黛工艺的原生态扎...

厦门鼓励景区引入更多非遗项目

台海网3月2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陈雨晴)2023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0987.01万人次,继续办好“2024品读厦门”,促进“厦门出品”影视精品创作……昨日,厦门市文旅局召开2024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会议,总结2023年厦门文旅工作成效,并部署2024年文旅工作要点。   据统计,2023年全年累计接待游客10987.01万人次,同比增长67.26%,恢复至2019年的109.73%;实现旅游总...

福州现有市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215项

闽剧表演。记者 陈暖 摄 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28日书面听取市政府关于《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实施情况的报告。报告说,法规颁布实施3年来,福州市依法多措并举提升非遗影响力,全市现有市级及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215项,市级及以上非遗传承人366名。 构建非遗保护制度体系。近年来,福州市先后制定出台《福州市闽剧保护规定》...

非遗文化在泉活态传承 少儿版“火鼎公婆”亮相踩街

少儿版“火鼎公婆”趣味十足 近日,鲤城区剑桥金色外滩幼儿园携手浮桥街道滨江社区,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具特色的泉州非遗民俗文化踩街活动。200多名儿童载歌载舞体验传统踩街文化,特别是少儿版“火鼎公婆”趣味十足,将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精彩呈现。 踩街队伍从幼儿园出发,舞龙队、欢乐大鼓队、火鼎公婆队、拍胸舞队、蟳埔簪花队……10个表演方阵依次排列,拉开了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