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台湾 >> 两岸通 >> 各地对台交流  >> 正文

闽台刘氏宗亲福建话亲情:祠堂文化印证两岸同根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中新网宁德2月20日电   由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刘氏委员会主办的首届闽台刘氏宗祠文化交流会,20日在福建省宁德福安市举行,来自中国各省(市)与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的宗亲代表齐聚,弘扬汉刘文化,加强宗亲交流,凝聚同胞亲情。

首届闽台刘氏宗祠文化交流会在宁德福安市举行。 林榕生 摄

  “这次(刘氏)祠堂文化交流是两岸的首次,亦是两岸宗亲的亲情文化的联接。”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刘氏委员会会长刘立身表示,亲情是血脉之亲,割不断永相连。希望通过祠堂文化交流,让两岸(同胞)永远根相连、脉相通、心相印。

  刘氏是中华望族,文化底蕴深厚。福建刘氏是各个历史时期中原汉人南迁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福建扎根、繁衍、发展,并走向台湾、南洋,乃至全球。据相关资料显示,台湾刘氏人口约有80多万,大部分祖籍地在福建。

  台湾联合大学刘焕云教授说,刘氏广传公后裔移台已近300年,期待在台之刘氏宗亲会组织团体,或原乡之派下子孙,能够继续寻根认祖,为保存与发扬中华文化而尽力。

  台南柳营刘氏宗祠相关负责人说,交流会的举办即是刘氏文化的传承,也是两岸血脉亲情的延续。

交流会现场。 林榕生 摄

  祠堂是灵魂的栖息地,在那里,血脉绵延,传承赓续,生生不息。“寻根问祖,血脉相连。”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家军表示,两岸宗亲文化交流已经成为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要充分发挥两岸刘氏宗亲的优势,以促进共同发展,为两岸文化、经济、社会繁荣做出应有贡献。

  江苏省沛县刘邦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刘瑞琴建议,加强两岸宗亲的联系与沟通,通过文化交流、互访互动等方式,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

  交流会上,古田陈靖姑信俗文化、福安苏阳祠堂、福州南屿南前祠堂、漳州五社楼宗祠、台南柳营刘氏宗祠、台南关庙区花园刘氏祠堂、两岸刘侯宗祠相关负责人,就闽台刘氏宗祠文化交流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 (来源:中新网 叶茂 林榕生)

相关新闻
宁德:掀起项目“建设热”奋战全年“满堂红”

一季度计划开工重大项目83个,总投资251.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7.5亿元……龙年春节开假第一天,宁德市召开2024年项目建设攻坚动员部署会暨一季度全市重大项目视频连线集中开工,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全面吹响项目建设攻坚冲锋号。 攻坚令一发出,闽东大地,项目建设热潮涌动。 2月18日,福安市湾坞半岛,青拓特钢不锈钢中厚板项目现场桩机...

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现场推进会在宁德召开

2月19日,全省县域重点产业链发展现场推进会在宁德召开。省长赵龙出席并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把县域重点产业链做大起来、强起来、优起来,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提供强大物...

宁德:三比三赛,节后复工复产忙

18日,坐落于屏南县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宁德市华阳新型复材制品有限公司车间内,不断传来阵阵轰鸣声。4条生产线正加足马力运转,工人们或拼接玻璃纤维,或专注产品检验,忙碌不停。 “公司的主营业务集复合材料制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检测于一体,采用目前国内复材行业高端的HP-RTM工艺,主要产品为汽车新能源电池壳系列。1期厂房满产可实现年42万件的批产能力,产值1....

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羽绒服”宁德造!

日前,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秦岭站在南极罗斯海岸建成并投入使用,这是中国首个濒临太平洋、深入南极大陆的常年站。青山实业旗下青拓研究院研发的不锈钢材料成功应用于秦岭站主体楼外墙结构,这是青山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应用的又一里程碑事件。 罗斯海域是各国研究地球系统中能量与物质交换、海洋生物生态和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科学命题支撑。海岸气温低于零下40℃,普...

新春走基层|探访福建宁德“海上粮仓”:收获丰  备货忙

年前的一个晌午,记者从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镇礁头码头登船,四十分钟左右,行至三都澳白基湾海域,眼前便出现了连成片的蓝白色相间的渔排,看起来像是一块块“蓝色良田”。同行的人说,“大黄鱼的海上养殖基地到了。” 在塑胶渔排上,海上养殖基地负责人宋向国和养殖工人正忙碌...